阅读《岳阳楼记》(节选)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阅读《岳阳楼记》(节选)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国怀乡乃记之而B.予求古仁人之心趋百里外
C.宠辱偕窥谷D.吾谁与太守而宾客从也
小题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连月不          开:                                    
春和明          景: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小题4:结合《岳阳楼记》内容,为下面对联补出上联 (2分)
上联:                      下联:醉翁亭里欧阳修饮酒抒怀
答案

小题1:D(2分)
小题2:(1)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2) 日光。(共2分。每小题1分)
小题3:(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共4分。每小题2分)
小题4:示例:岳阳楼上范仲淹托物寄情  (合乎要求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例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可用排除法,将明显不符合答案的项先行排除。A项中“去”皆为“离开”,B项中“尝”皆为“曾经”,C项中“忘”皆为“忘记民”,D句“归”一为“志趣相投”一为“回返”。
小题2: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本题中两个字词都是多义词,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跃”“璧”“以”“悲”“喜”,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4:
试题分析:根据下联句子的内容和结构特点,根据《岳阳楼记》有关知识信息仿写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放花盒》。(12分)
放花盒
肖复兴
①如今过年有些地方放爆竹、放烟花,放得越来越高级,越来越激烈,越来越震耳欲聋。但是,如今几乎看不到放花盒子的了。
②有时候,我会想,其实,那时候放花盒子才是一种讲究呢。如今放的爆竹再多,烟雾遮星蔽月,弥漫整个夜空,把各种新式的包括高科技的烟花放得个火树银花不夜天,不过是有些财大气粗,有些自以为是罢了。传统里好多的玩意儿,不见得比现在的高科技的差。在民俗中,许多玩意儿,越老越是个宝。
③在老北京,起码在我小时候,还讲究放花盒子,人们简化它,就叫放盒子。那是一种把烟花和鞭炮合在一起放的种类,两者结合,彼此呼应,相互的功能作用整合在一起,像是音乐里二重唱,或是菜肴里的烧两样、鸳鸯火锅。可以说,它是鞭炮和烟花的升级版。
④清时有竹枝词专写放盒子:“花灯彻夜是元宵,盒架高支望去遥,最怕层层分不断,连皮带骨一起烧。”当然,这是说的那种制造不好的盒子,一层层分别不出来,像是着火一样立刻把几层楼一股脑地烧掉。制造精良的盒子,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景,每一层展现的都是花样迭出,需要轻吟慢板,怎么可以瞬间就水流花谢呢?
⑤民国时也有写放盒子的竹枝词,就要高级得多了:“九隆花盒早著名,美丽花样整四层,若问四层为何物,一字一楼二连灯。”这里说的“一字一楼”,指的是每放一层的时候,会从盒子里飞迸出一幅大喜字,例如福禄寿喜之类的拜年话。
⑥放盒子,有时候,会像变戏法一样,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好的花盒子里,连买的人、放的人,也不知晓,就像看一部悬疑片,人们都等着看下一层盒子里会飞迸出什么新奇的玩意儿。
⑦放盒子,比放爆竹和放烟花要复杂。得先要架起一个不小的铁架子,那是它施展腰身的舞台。六角形、八角形的大盒子,一层一层地码在架子上,再把架子挂起来,那盒子里都是礼花和爆竹,第一层是礼花,第二层是花炮,第三层是蹦出来的人物画面……少的也有三四层,多的有十几层,点燃起来,一层一层分别飞上天空,纷呈着不同的缤纷情景,像是一台晚会,一个个节目次第出场,给你一个个不同的惊喜。那当然比一般放烟花或爆竹要堂皇得多了,像是小型的烟火晚会,常常会围上许多人驻足观看。
⑧金受申老先生《老北京的生活》一书里,称放盒子为“花盒”。金先生是见多识广的老北京通,据金先生讲,民国时期,在公园里和商店前,过年的时候,放完花炮之后,为了答谢和吸引顾客,表示诚意,一般还要放一两个花盒点缀一下。我猜想,那架势像是唱戏得请一两位名角最后出来压场一样,是仅仅靠放爆竹不可同日而语的。那劲头,一定是各家店铺有各家的绝活儿,不会雷同,让人们大饱眼福,让这一年的春节一下子活色生香,有情有义起来
⑨春节,历史积淀下来沉甸甸的民俗里,含有民族的情感,也含有传统的艺术,还有我们民间的智慧。
小题1: 阅读文章第③~⑦段,概括老北京“花盒子”都有哪些特点。
小题2:第⑧段作者说放花盒“让这一年的春节一下子活色生香,有情有义起来”,请结合文章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题3:作者对传统的花盒和现今的爆竹烟花各有什么看法,对此你怎么评价?请简要阐明理由。(不超过140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1: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选贤能神情苏、黄不属B.外而不闭月色入
C.具答天下伟观也D.问今何世日更定
小题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阡陌交通              交通:                    
(2)余人各复至其家      延:                     
小题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        翻译:                                        
(2)林尽水源              翻译:                                        
小题4: 用原文填空。(2分)
乙文中的“世外桃源”,具有甲文所描述的“       ”社会的基本特征,如甲文提到“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乙文“                               ”一句就是这一特征的具体体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香远益清      益:               (4)亭亭净植     :              
(5)宜乎众矣      宜: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小题3: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小题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后面题目(17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小题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标四处)(2分)
小题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⑵名之者谁?(  )
⑶行者休于树(  )       ⑷觥筹交错(  )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⑵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小题4: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⑴叙述“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                          。
⑵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小题5:文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简要回答。(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题目。(15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乙】鲁宗道为谕德①时,居近酒肆②,尝微行就饮肆中③,偶真宗亟④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⑤上⑥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⑦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⑧之。宗道谢⑨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①德:负责教育太子的官。②酒肆:酒馆。③微行就饮肆中:这里指鲁宗道乔装改扮前往酒馆饮酒。④亟:急迫地。⑤即:如果。⑥上:皇上,这里指宋真宗。⑦第:只。⑧诘:责问。⑨谢:道歉。
小题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
饮 酒 人 之 常 情 欺 君 臣 子 之 大 罪 也
小题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B.①盖追先帝之殊遇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①第以实言之②闻之,欣然规往
D.①帝诘之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
(1)以光先帝遗德         光:               
(2)尝微行就饮肆中       尝:               
(3)使者及门             及: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小题5:乙文表现了鲁宗道怎样的品质?(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