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甲】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乙】高宗(即乾隆)巡幸至扬州,时江某为盐商纲总,承办一切供应。某日,高宗幸大虹园,至一处,顾左右曰:“此处颇似南海之琼岛春阴,惜无塔耳。”江闻之,亟以万金贿近侍,图塔状。既得图,乃鸠工庀材,一夜而成。次日,高宗又幸园,见塔巍然,大异之,以为伪也。即之,果砖石所成,询知其故,叹曰:“盐商之财力伟哉!” 注:大虹园毁于清末战乱,白塔尚存,即现今扬州瘦西湖白塔。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4分) ①缘坡植牡丹、芍药( ) ②卧房槛外 ( ) ③顾左右曰 ( ) ④既得图 ( ) 小题2:与“太祖常劝以读书”中“以”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以幽阴深邃奇 | B.俱以假山显 | C.亟以万金贿近侍 | D.以为伪也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②江闻之,亟以万金贿近侍,图塔状。 小题4: 【甲】【乙】两文所写内容都与园林建筑有关,但表现的主题不同,请说明。(4分) 【甲】 【乙】 |
答案
小题1:沿着 栏杆 看 已经 小题2:C 小题3:(1)瓜州的众多园林,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的,这样的假山安置于园林中就不会使人感到不满了 ⑵江某听了这句话,急忙用万金贿赂乾隆近旁的侍臣,画出塔的形状。 小题4:甲文主要表现于园的磊石之奇及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突出建筑者的高超技艺;乙文主要表现扬州盐商江某的富裕以及他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性格。 |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缘、槛”应根据语境理解字的意思,“顾、既”的意思较为固定,分别译为“看”“已经”。 小题2:例句中的“以”是“用”的意思,即“太祖常常用读书来劝告”,与之用法相同的应是C中的“以”,“用万金贿赂近侍”同样是“用”的意思。 小题3: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以”“显”“图”,“以”为介词,应译为“凭借”,“显”“ 图”都是动词用法,分别译为“出名”“画”。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4:通读可知,前文重在写景,表达对园林之景的喜爱,对技艺的赞叹。乙文重在叙事,讲述扬州盐商江某见风使舵,为讨好皇帝一夜而塔成的故事,表出了对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性格。即两文的主题是不同的。 点评:要在通读两文的基础上,根据所学文言文知识,理解文章大意,题目涉及到的部分再精读,然后根据要求或提取或概括,得出切题的答案即可。 |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沈复《童趣》)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 ①项为之强: ②徐喷以烟: ③与友期行: ④入门不顾: 小题2: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下车引之”中“之”字的用法不同的是( )A.昂首观之 | B.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 C.项为之强 | D.使之冲烟飞鸣 |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魏文侯燕①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说,知于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②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文侯喜曰:“可反欤?”翟黄对曰:“奚为不可?臣闻忠臣毕③其忠,而不敢远其死。座殆尚在于门。”翟黄往视之,任座在于门,以君令召之。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座以为上客。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燕:通“宴”,宴请。②次及:依次轮到。③毕:竭尽。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4分) (1)皆令诸大夫论己( ) (2)文侯不说( )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而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像个君王。 | B.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像个君王。 | C.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是个贤明的君王。 | D.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而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是个贤明的君王。 | 小题3:本文中任座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为 和 两个字。(请用原文回答) 小题4:请具体分析一下“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这句话对于塑造任座或翟黄形象的作用。 |
阅读《鼎湖山听泉》中的几段文字,完成问题。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高,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小题1:文中所描写的泉声有什么独特的美? 。 小题2:“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这别有的“滋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 小题3:“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中的“融”和“滤”用得好不好,请选择一个进行分析。 。 小题4:下面一段文字描写瀑布,与上文描写泉水相比较,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请作简要分析。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朱自清《绿》) |
文言文阅读。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令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齐威王召阿①大夫,语之日:“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②,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③,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④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⑤,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阿:古地名。②辟:开垦。③鄄(juan):古地名。④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⑤饰诈:掩饰,欺诈。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今齐地方千里 (2)王之蔽甚矣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小题3: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 小题4: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记之而去(到……去) | B.犬牙差互(互相交错) | C.蒙络摇缀(覆盖、缠绕) | D.悄怆幽邃(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