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秦武王(13分)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①,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

扁鹊见秦武王(13分)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①,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扁鹊见秦武王(13分)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①,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②:“君与知之者谋之③,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而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①不聪:听不清。②石:石针,即砭,古人用以扎皮肉治病。③知:同“智”,有智慧的人,文中指懂医术的人。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扁鹊请:除掉,医治B.除之未必也:已经
C.君与知之者之:商量、谋划D.而与不知者之:败坏
小题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武王示之病: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
B.扁鹊请除:扁鹊请求出去。
C.除之未必已也:去除了疾病,也未必能治愈。
D.而君一举而亡国矣:如此下去,君王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小题3:对上面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透过“君以告扁鹊”一句,可见秦武王个人判断能力差,容易被别人左右。
B.“扁鹊怒而投其石”句中“怒”用得好,形象刻画出扁鹊当时的神情态度:不愿与庸人为伍。
C.扁鹊仅从武王对治病的犹豫就推断:“知秦国之政”“君一举而亡国”,未免太过于草率。
D.左右大臣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扁鹊却能“怒而投其石”,这是因为他有高深的医术,“艺高人胆大”
小题4:你认为扁鹊和秦武王各是什么样的人? (4分)
扁鹊: (2分)                                                           
秦武王:(2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扁鹊    医术高明 观察入微 直言不讳 以事论人   
秦武王  没有主见 犹豫不决 治理不好国家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B项的“已”应该指“治愈”。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学生可多加积累并归类总结。
小题2:试题分析:B项的“除”指的应该是将有病的部分去除掉,而不是指离开。扁鹊被称为神医,没有治不了的病,怎么会不治病就请求离开呢?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翻译时要把关键词语的意思理解准确,这需要结合前后文的语境来分析,特别是在一词多义的情况下,更要详加分析。
小题3:试题分析: C项中论断并非草率,一个人的行为处事方法是有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的,对小事是这样犹豫,那么遇到大事就会更加犹豫,而这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是个致命的弱点,所以得出“君一举而亡国”的结论也是必然。
点评:解答此类习题要求学生通读语段,知道全文写的是什么,还要知道人物及人物的性格特点,课内篇目《扁鹊见蔡恒公》可用来对比,辅助理解本文内容。根据每项内容的分析认真比对,找出问题所在。
小题4:试题分析:扁鹊医术高明自不必说。他见秦武王之病则请除。可见有直爽的性格。而在听了秦王的顾虑后“怒而投其石”而且能够得出“君与知之者谋之③,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而君一举而亡国矣。”的论断,又可以看出他是个直言不讳 以事论人的人。
秦武王遇到治病这个小问题都犹豫不决,对别人的话不加分析,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说明他没有主见 犹豫不决 治理不好国家。
点评:解答本题要结合文章内容,找出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神态等方面进行分析。还要注意人物的身份地位等因素。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12分)
泡桐花
①今晨起得较早,无意中走到满地是花的泡桐树下(究竟是炮桐树还是泡桐树我真的没大搞不懂,因其树主干中空,且了解到它大概是一种引进的树种,所以我们那里一般叫它炮桐树了),一股略带甜味儿的幽香溜入鼻腔,直逼肺腑,让我很是吃了一惊。
②对我来说,泡桐树我并不陌生。在幼年的时候,我们家乡曾引种过此树,长到大碗口粗细时就被砍掉了,但它的根却出奇的顽强,多年后都还要长出小树苗。土地分到户时,我们队栽过泡桐树的那块地就被我家分得了,所以这点记得还比较清楚。至于它究竟能长多大多高、是否开花结果,那时并不知晓,后来见得多了,就知道它是长得既高又大的、会开花的树,但也一直不知道它的花还有这么的香!
③如今在我们学校地盘上,泡桐树是最常见的,也是我们学校的一道风景。说它是风景,一是因为多,一是因为单位的地盘内的大树就要数泡桐树了。只可惜那几棵快要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泡桐被执政者在几年前就砍倒了。虽然泡桐树不是形状好看的园林树,但因其树干高大挺拔,宽阔的树冠夏日能遮荫挡阳,加之多年前不知在哪本书里看到过介绍,说泡桐树成年后,木质轻而柔韧,是尚佳的家具木材,所以对它还是有好感的,只是平常没太在意它罢了。
④今晨之所以吃惊,主要是因为我习以为常的泡桐树花居然还有那种撩人的馨香。吃惊之余,便不自禁地拾起地上的泡桐花端详起来。花大而厚实,呈喇叭状,花色白中略带淡紫色,细密的竖形条纹清晰可见。喇叭口端呈五瓣分开,各瓣呈圆角方形或梯形,略有点像银杏树叶,但没有齿。奇怪的是五个花瓣总是有两瓣稍短,三瓣稍长,这种比例形状有点像兰草花,只是兰草花的花瓣多是从顶部到花托都是分开的扁长条形。花筒内壁有细小而密集的紫褐色斑点。撕开喇叭腔,喇叭底部长有花蕊四根,总是两长两短,蕊的顶端是对长的两片芽瓣状,上有厚厚一层花粉,闻之甚香。成熟了的花蕊顶端是浅黑色的,捏着硬硬的,我感觉那就是种子吧。这花与一般的花还有一个不同处,就是拿过花的手略带黏糊的感觉,可见这花是很油脂的哦。
⑤这看似不美的泡桐树,这高高在上的、素雅而又芳香的花,恐怕是很少人了解和钟爱她的了吧?这大概再次证明了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和发现美的心的论断了。我在震惊、叹服后,赶紧捡起一大把泡桐花带回家,放在卧室爱人的床头,但愿这迷人的花香能带给爱人一个甜蜜的周末晨梦。
(摘选自《蜀风》第二期)
小题1:简要的语言概述出短文中我钟爱泡桐树的原因。(2分)
小题2:本文写的是泡桐花,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具体描写泡桐花的?(3分)
小题3:本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举例说明。(3分)
小题4: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意思,对你有何启发?(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9分)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释下列各句划线的字。(2分)
(1)项为之(        ) (2)如鹤唳云端(        )
小题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1)蹲其身,使与台齐。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小题3:本文记叙了作者儿时的哪几件趣事?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3分)
小题4:“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请你分别写出一例带有“鹤”的成语和诗句。(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文(8分)
顾况戏白居易
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投顾况。况戏之曰:“长安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原上草》,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①乐天:即白居易,字乐天。②顾况:当时著名诗人。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4分)
歌诗投顾况( )          ⑵况戏(  )
⑶有句如(   )            ⑷居亦难(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长安物贵,居大不易。                                                 
小题3:读了此文,你有怎样的感受?(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让他们永远定格在美丽中》,完成文后小题(16分)
让他们永远定格在美丽中
①诗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无私是谓语,奉献是宾语。”我说,教师的生命其实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开着是风景,碾碎是良药!
  ②危难之时见真情,关键时刻真英雄。刚刚过去的汶川大地震,我们看到很多老师放弃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用他们的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和生命,维护师尊,铸就师魂,为不少孩子赢得了生存的希望和机会,奏响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让我们再一次读懂了“师德”二字的博大与崇高!
  ③我们怎能忘记在什邡龙居小学的废墟中,一位年轻女教师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可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这位老师名叫向倩,去年大学毕业,到什邡龙居小学当英语老师。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教室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
  ④我们怎能忘记在汶川县映秀镇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救援的群众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住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29岁的教师张米亚,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⑤我们怎能忘记在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废墟下,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爬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膀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48岁的代课老师杜正香,在生死攸关的一刹那,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她对学生最深挚的爱。
  ⑥我们又怎能忘记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获救了,他却不幸遇难;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女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青春定格在了26岁……
  ⑦“师德表天地,素心育英才”,这些可亲可敬的师者虽然离我们远去了,可是他们却铸造了不朽的师魂。君不见,在地震的废墟上,已悄然立起了无数丰碑,这些丰碑上,镌刻着一个又一个英雄的名字,也留下了这些普通教师们一段段壮怀激烈的故事。他们保护学生的每一种“姿势”,都将永远定格,镌刻在被救学生的脑海里,镌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小题1:你怎样理解题目“让他们永远定格在美丽中”?用选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小题2:文中的“他们”是谁?“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3分)
                                                                                
小题3:选文第①段引用诗人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第③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5:选文③—⑦段都是以“我们怎能忘记”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10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1)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2)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3)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1)体:体悟。(2)虚受:虚心接受。(3)实:充实,充满。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可爱者甚蕃                  ②陶后鲜有闻                   
③竹本固                       ④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小题3: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              、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              、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