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文言文阅读。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2分)
(1)庙堂之高:                            (2) 吾谁与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小题3:处在当今社会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呢?请谈一谈你的认识。(3分)
答案

小题1:处在;归依
小题1: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小题1:示例:有必要具备。一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须具备坚强而豁达的心;二是需要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要有吃苦在先的精神。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能够联系现实,紧扣原文的观点,说法正确,表述合理即可。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即:假如。③下人:迁就他人。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2分)
一国争买鱼:           夫唯鱼: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小题3:本文表现了公孙仪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分)
小题4:读了上文请你从做人的角度谈谈你所受到的启发:(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3分)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3分)
⑴猛浪若       ⑵势竞上,互相轩邈        ⑶潭中鱼百许头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3:从甲、乙两文中找出从侧面写“水清”的句子。(2分)
甲文:             ;       乙文:             
小题4: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⑵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小题。(15分)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苔 痕 上 阶 绿                 (2)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
小题2: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4分)
(1)谈笑有鸿儒(      )        (2)无案犊之形(      )
(3)香远清(       )         (4)陶后有闻(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4:《陋室铭》的主旨句是"                     ",作者托物言志,借陋室表达了                 的生活态度;《爱莲说》中,作者借莲花赞美"君子"                    的高尚品质。(3分)
小题5:两篇短文都提到了前贤古人,但写法不同。请结合两篇短文的相关内容,简析写法特点及表达作用。(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10分)
宋 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偏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余幼时即学  (          )       (2)录毕,送之  (          ) 
(3)媵人持沃灌  (          )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小题3:从全文看,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3分)
小题4: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完成小题。(19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 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走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小题1:本文选自《       》,这本书的作者是      朝的        编选一部笔记小说集,《口技》的作者是清朝的             。(4分)
小题2:写出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妇抚儿(           )         (2)宾客少舒(        )
(3)八尺屏障(         )     (4)几欲先(          )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满座寂然,无敢哗着。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小题4:为什么作者在前后都要交代表演者使用的道具?(2分)
小题5:本文展示民间艺人技艺高超主要描写方法是什么?表演者的技艺为什么这样出神入化?这给我们什么启迪?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