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以其境过清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3:作者开头说“乐”,为什么最后又写“悄怆幽邃”?(3分) |
答案
小题1:①大约 ②因为(2分,每小题1分) 小题1: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意思表达基本符合原意,语句通顺,即可得分。2分) 小题1:因为作者参加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短暂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意思对即可。3分) |
解析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 黠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小题1:本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__。我们还学过他贬官黄州期间写的散文_ 。(2分)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3分) 役物而君之 小题3: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是因为老鼠死了。 B “虽有敏者,莫措其手”间接写鼠的敏捷。 C “是鼠之黠也”赞美老鼠虽小但智慧超人。 D “乌在其为智也”揭示人的智慧更胜一筹。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王文正①在相府日,未归第②。上遣使赐御酒十器,其兄丞令人首取二壶,其妇曰:“上赐也,俟相公归视。”即欲持去。兄怒,擎梃击壶皆碎,酝③流盈地。夫人恶之,不令扫却④。公归见之,问其故,左右具道所以然。公徐语曰:“人生光景几许时?其间何用较计。”余无他言。 【注释】①王文正:北宋名相王旦,谥号文正。②归第:回家。③酝;酒。④却:去掉。 小题1:解释上文中划线的词语(4分) (1)上遣使赐御酒十器( ) (2)酝流盈地( )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王文正从左到右地来回打听这样的原因。 B 王文正向全部近旁侍者打听这样的原因。 C 近旁侍者全部向王文正讲述这样的原因。 D 近旁侍者向王文正详细讲述这样的原因。 小题3:其妇“即欲持去”的理由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小题4:本文表现了王文正 的品质。(3分)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天窗 江南月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远天之上,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子也赶热闹似的映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幼年幻想的心域。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了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的,仿佛倏的一下钻进心里蔓延开来。雨点一滴一滴到天明,当晨光从天窗里泄漏时,新的一天又开启了。 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手,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小题1: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请用简洁的话概括其中三件事。 小题2:赏析下面句子。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小题3: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小题4: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词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小题2: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 小题3:翻译句子。(6分) ⑴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⑵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小题4:本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道家思想,请选择其中一“家”作简要说明。 |
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④代乎?正⑤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④异:其他的。⑤正:只 小题1:《马说》的作者是 代的 ,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 》中的《 》。(4分) 小题2:把《马说》中空缺处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6分) (1)策之不以其道 策: (2)正患己不能知 患: (3)食马者 食: (4)安可诬一世之人 安: (5)才美不外见 见: (6)执策而临之 临: 小题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 |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安可诬一世之人 | C.骈死于槽枥之间岂借才于异代乎 | D.鸣之不能通其意其真不知马也 | 小题5:用现形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3)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小题6:《马说》中写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写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用原文回答)(2分) 小题7:甲乙两文在使用和选拔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