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

题型:贵州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⑤中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意思对即可)
2、表现了“我”当时接到书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
3、议论,指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的事。
4、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想得到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七月,盛夏,银杏还是青翠的绿色,而我的心痛已经渐渐弥散开去。
  ②最后一堂课,是和老师告别;考完最后一场试,是和学业告别;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是和学生生涯告别。然后,知道一个个朋友离去的日期,开始一场场告别。告别朋友,告别同窗,告别四年已经习惯的大学生活。
  ③已经习惯了晚饭后在校园竹林中漫步,习惯了晚上的卧谈会,习惯了下雨时有人把衣服一起收回,吃饭前尝两口别人的饭莱,几个室友像一家人似的相濡以沫。离别的日子将近,学校周围的饭馆总是挤得满满的。所有的朋友在那里举杯,为过去的日子和情感,为今天的惜别与感伤。
  ④还记得入学第一天我们的自我介绍么?
  ⑤还记得我们的“新生杯”篮球赛么?
  ⑥还记得“小刚”的梦话,“鲁汉”的鼾声么?
  ⑦还记得我们一起读书,一起辩论,一起赋诗,一起唱歌么?
  ⑧那些有趣的、飞扬的,色彩鲜明、动人心弦、无比快乐的时光将要一去不复返了。我会永远记住那些和善可爱的面庞,记住你们每个人青春的风采,记住那星光下曾经相伴的蛙吟虫鸣,记住朋友们在夏夜里那轻柔如风的人生畅想……每一个画面,每一种声音,每一个瞬间都会因那里有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而被永恒地怀念。
  ⑨再见了,我的老师、我的慈母、我的恩人!你们那渊博的学识、崇高的人格,真让我由衷敬佩;你们那________、________,真让我________。在这临别之际,我披着月光,独上西楼,凭栏眺望着你们住处的灯光,依恋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耳畔又响起了你们深情的寄语。面对着浩瀚的夜空,我思绪万千,百感交集,除了频频回味外,更多的却是感恩和祝福。
  ⑩再见了,我们呆过的这问寝室,四年来,你如同一个好兄弟,默默地为我们透风挡雨,无私地为我们全。付出。对着空无一人的寝室依依道了一声:“兄弟,我走了!”然后轻轻掩上门……
  再见了,我的恩师;
  再见了,我的朋友;
  再见了,我的青春;
  永别了,我的学生时代!
  青春散场,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丽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友谊和感情。
  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我们将会在前面的旅途上,迎着灿烂的阳光,乘着青春的翅膀,勇敢地飞向梦想的天堂。(文段有删改)
1.段①中的“心痛”具体是指“我”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主要抒发了作者的哪三种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段⑨中的横线处根据划线句的文意和结构形式续写出恰当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为文段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文段,相信你一定会心有所感,情有所动:请为自己初中的某位老师写一段临别留言。(要求:感情真挚,语言优美,不能出现校名和人名。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贵州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江南瓦
陈志宏
  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瓦来自泥土,历经火炼,是土里长出的硬骨,是火中飞出的凤凰。
  一片片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遮雨水。偏偏不碍风游过,上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留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乐。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当檐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江南风暖瓦生烟。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丝丝然,飘飘然,升腾一缕轻烟。如烟如梦,亦似花。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日影飘然,烟瓦舞动,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
  江南少雪。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恰似性感女人着一袭素白的丝质旗袍。融雪,是从水声开始的。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落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的滴水,其声势堪比一场中雨了。
  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黑。
  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偶尔,有种子在风中摇落于瓦中,抑或从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出一丛碧绿的“瓦上草”——几十年上百年的古屋的标志之一。
  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妆淡描,深浅不一。长苔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深沉如佛。这种绿,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形容词——瓦蓝。
  江南瓦,没有北方琉璃瓦那种贵族气息,卑微如草芥;更没有琉璃瓦那种流光溢彩,粗糙如土坷。但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
  只是钢筋水泥,一步一步,把江南瓦逼进历史的暗角。真担心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用狐疑的神情在“百度”里去探寻:什么是瓦?什么叫瓦蓝?那时,谁还会如我般深情地怀念那江南瓦。(选自《散文》杂志2009第2期,有改动)
1.请你筛选文中描写江南瓦的有关信息,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答:外观与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瓦上草和苔藓
2.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文末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忧思?②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担忧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一座古城的记忆
  ①选一段休闲时光,徜徉漳州古城,听那脚步扣响石板路面,让生命遁入时光隧道,于安谧恬静中,触摸唐风宋雨千年之后留给这座小城盘根错节、爬满苔藓的血脉经络。
  ②延安南路、香港路和台湾路的老街是属于夜晚的,是适合做梦的。溟蒙的夜雾下,古街楼只有浑沌的剪影,寂寥的星星且近且远。那时的肆声是永远煮不沸的水,那些悬挂着女人衣服和小饰物的摊位上不时传来她们潮湿、绵软的讨价还价声,她们脚下笃笃的木屐声也仿佛是催人入眠的小夜曲。没想到这夜晚、小巷、女人、肆声组成的画面,十多年后在“怀想”这只手一遍遍的润色下,竟成了莫名的、欲哭的伤怀之梦。可我已是那个武陵渔人,再也找不到返回桃源洞的路了
  ③府埕乃是这座古城食文化的发源地,在包抄而来的市容扩建中,府埕如一帧镶嵌在华丽时尚影集里的旧照片。这帧旧照片越缩越小,如今也已是“人面不知何处去”。一个怀旧的人再没有比站在现代化高楼大厦的霸气、夺目光环下更感到荒芜的了。
  ④香港路跨街并排处,一前一后赫然骈立着两座明朝的青白石相间构筑成的牌坊。浮雕、镂雕的龙凤、花卉、鸟兽、人物巧夺天工,至今依然可见昔日旒冕簪缨的气派。一座“尚书探花”坊,镌刻的是出身贫寒的漳浦人林士章的事迹,他于明嘉靖十四年赴京考中探花,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及国史副总裁等,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另一座“三世宰贰、两京敭历”坊,则是为才高位显的龙海人蒋孟育及其父蒋玉山、祖父蒋相而立。
  ⑤两边的店清一色是骑楼,朱漆木门。很多人家门前挂了个鸟笼,里面养只八哥或金丝雀。门口摆开桌椅,开瓯泡茶,神侃国事家事天下事乃至民俗小事,杯盅间闻芬芳香沁,谈笑中听清心之语,间有凌霄花下蝉鸣蟋啼,玉兰飘香,顿觉神爽浑然而忘世间物事。漳州人轻轻缓缓的生活,从袅袅茶香里慢慢变得清晰起来。脚下趴着一只叭儿狗,那慵懒的样子,让你感觉时光都在这里凝固了……
  ⑥不由地感慨那商鼎、周钟之文化是怎样地从瘴疠未开的新石器一路叹咏而来,从大禹的洪水、春秋战国的凛凛鼓声中呼啸而来,又在这曲水流觞的时光里与我们相遇,雕栏画栋犹在,朱颜依然。想象的翅膀就这样浸染了神秘的色彩……
  ⑦面对凝固的历史,即使只是一方青石,也令人不禁去猜想究竟有哪位名人,曾经因为路途困顿而在此驻足歇息。脚下踏响的不再是青石板,而是告老还乡的林士章官船溅起的水声和船夫的叹息调。(有删改)
1.阅读②-⑤段,说说作者对漳州这座古城的记忆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你对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中“雕栏画栋犹在,朱颜依然”是从哪句古诗词演化而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从文中任选一个句子点评。
示例:她们脚下笃笃的木屐声也仿佛是催人入眠的小夜曲。
批注: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木屐声的轻盈柔和,表达了作者对老街的怀念之情。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在旧城改造的狂潮中,漳州城区正急遽地发生变化。具有百年历史的红瓦古厝一片片地换成棱角分明的混凝土楼群,富含闽南风土韵味的街坊老名被“××新村”、“××广场”、“××花园”之类的新叫法代替。
  材料二:目前保存完好的“骑楼竹竿厝”、“国槐王升祠”、“明代石牌坊”、“尚书探花坊”等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文物,是漳州唐宋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的代表,具有古色古香的闽南传统文化气息,以及较高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⑤段场景描写细腻,语言优美。记忆中一定也有某个生活片段令你难忘,请把它写下来。(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音乐感怀
(陶纯)
  ①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光线和声音。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光线声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千世界。
  ②光线是能通过眼睛来感知的,声音是通过耳朵来获得的。眼睛可以看到美与丑,耳朵可以感受善与恶。在人的五官中,眼睛和耳朵是一个人连接外部世界的桥梁,是延伸出去的触角。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们最易受到伤害——外部世界不和谐的事物通过这两个器官反映到人的大脑后,对人的精神和灵魂能够产生不良后果
  ③大自然的声音总的来说是美妙而单纯的,比如风声、雨声、涛声、鸟鸣等等。相比而言,人类制造的声音就复杂得多,赞美之辞和温柔的情话让人陶醉,机械的噪音令人疲惫,枪弹的炸裂声令人恐惧,谗言妄语令人心冷齿寒。这种种复杂多变的声音像一股汹涌的洪流,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们,包围着我们,席卷着我们,刺激着我们,麻木着我们。有的人觉得还不够,便不时地伸长耳朵,想倾听更多的声音;有的人觉得太嘈杂,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干自己的活。用力倾听也罢,有意拒绝也罢,有一种声音却是难以回避的。
  ④在大自然和人类共同制造的万千声音中,音乐的响声似乎并不强烈。它像夜晚的烛光,像草尖上的露珠,像悠悠的诉说,像大地上的溪流,像轻轻的抚摸,像空中的鸽哨,像春天的微风,像冬日的炉火,像露出海面的小岛,像挂在嘴角的微笑,像初恋者的心扉,像告别时的一个回望……世间所有的声音中,也许只有客观存在能够把人和大自然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如果把我们的耳朵比作通往心灵的河道,那么音乐就是这条河道里流淌的一股清泉,当我们的心灵被音乐的阳光雨露彻头彻尾地浸泡时,或许会感觉到,此刻正被一种神秘的力量驱赶着,从一处到另一处,从一天走向另一天。刹那间,自己的内心便被一道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开始觉察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存在,尽管暂时对它谈不上多么了解,但在那个世界中,我们的梦想却能够得到滋养和支撑。因此我想武断地告诉你:只要音乐还在继续,我们就永远也不能说——没有希望
  ⑤其实,音乐是无所不在的,有心者就能够于无声处听到它的召唤。(选自《精美散文珍藏》新疆人民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句子都属于“音乐感怀”,其中最符合作者写作意图的一项是(   )
A、有一种声音是难以回避的,那就是音乐。
B、世间所有的音乐中,也许只有它能够把人类和大自然巧妙地连接在一起。
C、只要音乐还在继续,我们就永远也不能说——没有希望。
D、音乐是无所不在的,有心者就能够于无声处听到它的召唤。
2、请给第四段中加粗的句子写出简洁的批注,就作者的观点发表你的看法。(回答连标点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参照第三段划横线的句式举一个生活事例,作为对第二段划横线句子的说明和佐证。(视觉或听觉的事例均可,但不得照抄原文的句子,回答连标点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门前的小路
  ①记得很小的时候,爸爸常常用那辆老式的自行车载着我,走在门前的那条小路上。如果是刚下过雨,小路上便会荡起一道道涟漪……(A)一朵朵带着泥水的小水花,沾湿了我的裤腿……(B)
  ②后来,我上了小学一年级,以前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小泥路变成了一条石子路。在夏季的雨后,我总是喜欢打着赤脚,漫游在清凉的石子上,感受着一种沁人心脾的舒适。路边野草上和叶片上残留的雨露,在风儿的摇曳中滚落下来,将我的裙摆打湿。
  ③时光飞逝,我上了三年级,家门前那条晓得石子路在时光的变迁,摧残中也变得有些凹凸不平了。于是来了一些人将这条小小的石子路清除了,然后铺上了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夏季的夜晚外婆常常带着我坐在家门前的水泥路边的杨树下乘凉,听热闹的蝉鸣,看漫天闪烁的繁星……(C)在炎夏的清风中,外婆会指着那散发着淡淡黄晕的月亮,亲切地讲着:“从前呀,有个非常非常漂亮的女子,叫嫦娥……(D)”
  ④渐渐的,水泥路的两边都种上了榕树。家家户户门前都栽满了鲜花。
  ⑤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清晨,拉开窗帘阳光暖暖地照在我身上,一阵微风吹来,吹跑了我的睡意,风中传来了隔壁小妹妹的风铃声,那么清脆,那么悦耳。风儿还带来了花香,对面大姨家的月季和我家的金盏花香混合在一起。跨上自行车,走出家门口,我微笑着对正在浇花的大伯和正在做饭的大妈说声“早上好”在晨光中融入那匆匆行驶的车流中。
  ⑥门前的这条路,记录了我的成长,也见证了家乡的发展。
1.文中(A)、(B)、(C)、(D)四处的省略号,使用不当的一处是(   )
2.对文中加粗词语或划线句子的修改意见,有错误的一项是(   )
A.①段中的“如果”应改为“因为”。
B.②段中的“漫游”应改为“漫步”。
C.③段中的划线句子应改为“然后铺成了一条平坦的水泥路。”
D.⑤段的划线句子应改为“对面大姨家的月季花香和我家的金盏花香混合在一起。”
3.请根据全文内容指出第⑤段内容的毛病。(回答不超过6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标题不够准确,请你给文章拟一个更好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