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来源: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口味败坏),反为其患(反而成了祸害)。
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A、更为盐(             )          B、有盐故(              )
2、用一句话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
                                                                                                                                             
答案
1、A、增加         B、因为
2、做事过了头反会变坏事
举一反三
阅读《神像与木鱼》,完成下列各题。
       有位雕刻大师在森林中漫步,找到了一块上等的木头。雕刻大师将木头拿回家之后,仔细地想了好几天,决定将木头雕刻成为一尊神像。他花了许多时间,用尽心血,终于雕出自己心目中满意的一尊神像。雕刻大师完工之后,看了看一旁剩下的木料,捡起一块形体较大的,顺手将它做成一只庙里使用的木鱼。
       在大师完工的那天夜里,木鱼嘲讽那尊神像:“看看你,浑身刀伤累累,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受了那么多的苦,现在只能端坐在那儿,一动也不能动。你看我,浑身光滑,又能发出‘咚、咚、咚’的清脆声音,怎么我们的命运会相差这么大呢?”
       神像对于这样的嘲弄,只是笑而不语。
       过了几天,一所香火鼎盛的庙宇的住持,前来拜访雕刻大师,闲聊当中,无意间看到这座神像及木鱼,几经恳求,终于征得雕刻大师的同意,将神像及木鱼请回来,安置在庙宇中的神像,日日受到信徒的膜拜,承受香火及三牲的供奉,身份地位尊荣备至。
       而那个木鱼,则被放在神案前,随着和尚早晚课的诵经声,小木槌不断地敲出“咚、咚、咚”的声音。
       一日夜里,木鱼又开口了:“为什么我们来自同一块木头,你可以享受供奉,但我却必须天天让那些和尚敲啊敲的,难过死了。”神像答道:“在大师完工之前,我所受到的雕琢之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当初你不愿意接受刀斧加身,那么今天也就不能与我享有相同的待遇,所以才会有天壤之别呀!”木鱼不甘心:“我们出身相同,竟会有今天的差别待遇。唉!怎么我们的命运会相差这么大呢?”
       古谚亦有云:“玉不琢,不成器。”
       我们不妨把今天所有的磨炼,都看成是上天为了将来提升我们的成就而特别计划的,重要的是,自己是否能看得出这种特殊的设计。当神像,还是当木鱼,决定权完全在自己。(选自《青年心理》2004年第4期)
1.你的发现——神像对于木鱼的嘲弄只是笑而不语,这笑中包含的意味是:
                                                                                                                       
2.你的提炼——神像与木鱼地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3.你的品析——文中有两处“怎么我们的命运相差那么大呢”,这两句的表达效果分别是:
                                                                                                                                                 
4.你的揣摩——请用简洁的语言点示本文的寓意: 
                                                                                                                                                 
5.你的体味——文中引用古谚的作用是:                                                              
6.你的想像——如果你是木鱼,你将如何改变你的命运: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读然后完成(1)~(4)题。 
       ①这个时候,所有的仆人着优美的音乐,轻盈地跳起舞来。②于是,小美人鱼伸出那双白皙、细嫩的手,脚尖掂着地,轻柔地、优雅地在地板上跳起了舞......③人们都在为她鼓掌;为她喝彩,不停地赞叹她的舞姿。④她跳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优美,____她的脚尖在触到地板时就如踩在锐利的刀尖上一样,她 ______感觉不到痛。
(1)第①句中,加横线字“和”的读音为__________。
(2)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_____,应改为____。
(3)第④句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     ]
   A.因为   所以           B.虽然   却           C.除非   才
(4)读了这段优美的文字,你一定会想到你读过的不少中外文学名著,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书目中任选一部,按要求填写读书资料卡。
    书目:《名人传》 《格列佛游记》 《水浒传》 《繁星·春水》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6题。  捡到金子之后 
王 茜
       在一片峡谷中,住着一个牧童和他的妈妈。为了生存,牧童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放羊,日子很苦。牧童真希望自己能得到一块金子,哪怕很小。 
       这天,牧童又上了山。
       望着人迹罕至的山脊,荒凉而贫瘠的土地,颤巍巍地矗立在山坡上的可怜的小木屋,他不禁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哎哟!”牧童突然跳了起来。地上隐约有一束金光射来——金子!牧童瞪大了眼睛,一捋袖子,使劲地挖起来。好大的一块!牧童兴奋地抱起金子,飞一般下山去了。 
     “我挖到金子了!”牧童喊着,跑进屋,双手把金子捧到妈妈面前。 
       妈妈注视着牧童的一举一动,没有说一句话,轻轻将牧童拉到身边…… 
       牧童不解地望着妈妈。 
       妈妈感叹道:“那不属于你的金子,它没有什么价值。相反,它也许会给你带来厄运。” “不,它能使我们富裕。”牧童争辨着。妈妈摇了摇头。 
       牧童感到失望而愤怒,他抱紧金子,说:“我要证明给你看。”然后,他跨出了家门。
       牧童来到一个小镇。他将金子背在背上,手里攥(zuàn)着敲下的一小块,走进一家首饰店。老板将这一块金子举到眼前,用狐疑的眼光瞟了牧童两眼,说:“你从哪儿弄来的?” “山上捡的。”牧童随口说了句,便赶紧闭了嘴,抢过金子,快步走出了店铺。
       他走进酒店,走进衣店,走过大街小巷,处处都有人投来狐疑的目光。牧童渐渐害怕起来。
       傍晚,牧童心惊胆战地走在无人的街上,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 
     “把你的包放下。”突然,一个可怕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牧童猛地一回头。那人伸手就抢包,牧童赶紧护住。几个回合,牧童有些不支。就在此时,只见一位道士一闪而出,弹指一击,那人立即倒地。牧童目瞪口呆,赶紧屈膝相谢。道士却已渐渐远去,只给他留下一句话:
      “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 
       猛然间,牧童想起他妈妈的话,懊悔万分。
       当晚,牧童离开了小镇,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将金子埋进深深的地下,他不愿再让这金子迷惑他人。 
       牧童终于又回到了山沟里。他不再企求金子,而是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植树种草,开荒种田,放羊养牛,还养花种果树,凡是能做到的,他都尽力去做。
       秋天,牧童爬上高高的山顶,遥望洒满自己汗水的山谷。多美啊!生机盎然的山林,处处是鸟语花香;绿茵茵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美丽的果林散发着浓浓的芳香;当年山坡上的木屋如今变成了“美丽的空中楼阁”;盛开的花圃把山坡装点得格外迷人......一切都变了。 
     “我的金子。”牧童自豪地说。
1、速读完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围绕“金子”精心安排了文章的思路。请再读文章,理清作者的思路,在括号内填写简洁而合适的内容。
     希望得到金子——(             ) ——金子带来厄运——(             )
3、文章中划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何作用?道士说的“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又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道士留下的“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文章结尾处“‘我的金子。’牧童自豪地说。”这里的“金子”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牧童从开始“抱”着金子到后来将金子深“埋”地下,他前后不同的举动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金子,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含义。
 守财奴说:金子是我的生命。化学家说:金子是一种贵重金属。
 创业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仔细阅读下文,说一说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野猪,马与猎人
       从前,野猪和马常常在一起吃草,但是野猪经常使坏,不是践踏青草,就是把水搅浑。马非常生气,一心想要报复他,便跑去请求猎人帮忙。猎人说除非马愿意套上辔头让他骑,才会帮助马惩治野猪。马报复心切,就答应了猎人的要求。于是,猎人骑在马背上打败了野猪。然后又把马牵回去,拴在马槽边。马终于成了被猎人奴役的工具。(选自《伊索寓言》)
       启示: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皇帝的新装
       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头一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蜡烛。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要把皇帝的新衣完成。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来了。这两个骗子各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我们要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陛下换上新衣。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做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
      【A】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顶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B】“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裾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C】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D】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节选部分故事情节分明,请在下面括号里各补写两字,概括后面的情节。
      赶织新衣→更换新衣→(            )新衣→(            )新衣
2.文中ABCD是直接写皇帝的,你能各用一成语来概括皇帝当时的心理状态吗?
      A、                      B、                        C、                        D、                             
3.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小孩子和百姓揭露事情的真相?
                                                                                                                               
4.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