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字不一定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先生吃的是清茶,其余不吃别的饮料。咖啡、可可、牛奶、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吃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是开始工作。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给下边加横线字注音。
(   ) 深(   )痛绝 (   )一阖眼睛 不(   )
2、综观全文,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先生如何对待字迹潦草的青年人的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先生的休息方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鲁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可看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强调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略”。
2、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笑、走路、看信、陪客人、休息方式、工作、睡觉等方面。
3、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但还是耐心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人的信。
4、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5、鲁迅是一个热情、和蔼、有耐心的人。
6、强调了环境特点,此时也是黎明了,鲁迅工作了整整一夜。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号称千年不见的胡扬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扬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援之手!
  再向前,我们到了罗布泊的边缘。同来的同志告诉我,再也不能向前走了。(a)进入罗布泊,(b)要有两辆汽车,(c)备足食品和水。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罗布泊。
  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农,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30年前那片胡扬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1.选文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第二段的括号内的a、b、c,选择恰当的词语,并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A、假如;B、设若;C、就;D、那么;E、必须;F、若想;G、定; H、至少。
a( )b( ) c( )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中“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句“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为什么用“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四段说“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就此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
  (1)我把我对于祖国的这些感触用音乐写下来,像我把生活中的痛楚用音乐写下来一样。我渐渐把脱离内容的技巧,用来诉说内心的痛苦,诉说祖国的被压迫。初到法国的时候,还有艺术家的所谓“慎重”,一个作品要花上一年的工夫,像小提琴及钢琴合奏的《索拿大》,我就花了八个月。但以后,我觉得不能这样了。我写自以为比较成功的作品《风》的时候,正是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我住在一间七层楼上的破小房子里,门窗都坏了,巴黎的天气本来就比中国南方冷,冬夜又刮大风,我没有棉被,觉也睡不成,只得点灯写作,哪知风猛烈吹进来,煤油灯(我安不起电灯)灭了又灭。我伤心极了,我打着战,风穿过门窗,猛烈嘶吼,我的心也跟着猛烈撼动。一切人生的苦、辣、辛、酸、不幸,都汹涌起来。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于是借风述怀,写成了这个作品。以后,我又把对祖国的思念写成《游子吟》《中国古诗》和其他的作品。
  (2)他觉得自己也像是跌进了那冰冷的洪流中,怎么挣扎也抓不到一件可以依附的东西。他坐了起来,听窗外风声猛烈地嘶叫。这是寒冷的巴黎少有的酷冷天气。冷不防一扇窗页被吹落地上,窗页上的玻璃哗啦啦啦摔成碎块,桌上的谱纸被吹得满屋飞舞。他用床单堵上了窗户,但仍旧没有办法止住那从缝隙中不断钻进来的寒流。他点着煤灯,灯火在凛冽的冷风威胁下也不断熄灭。疲倦和困顿一点也没有了。这正是长夜沉沉,人们睡意方酣的时候,他却十分清醒,仿佛冷风吹走了头脑中一切浑浊的障碍,一霎时间变得非常空旷、冷漠。
1、第(1)段是冼星海留学巴黎时创作《风》的经过,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写出三部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第(1)段作者创作《风》的经过,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名言来表达你读完第(1)段后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段是冼星海的学生马可在《心血凝成的作品》中写冼星海创作《风》的经过的文字,同样一个内容,写法却不同,请从内容、体裁、表达方式等方面,比较探究一下两段的异同。答题时只从其中两方面分析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甘肃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他坐到草地上,抓起那只旅鼠,很内行地让它张开了口,露出了尖利的牙齿:“它们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在所有动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虫在内,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也许只有细茵分裂才能和它们相媲美。它们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更加有趣的是,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直直地望着我。
  “意味着它们繁殖得很快呗。”我半开玩笑地回答说。
  “繁殖得有多快呢?”他追问道。
  “这……”我无言以对了。
  “让我们算笔账你就知道了。”他把老鼠放进一个纸袋里,从背包中取出了本子和铅笔,“一对旅鼠从三月份开始生育,假使它们一年中生了7窝,每窝12只,一共84只,这是它们的第二代,也就是儿子和女儿。再假设每胎都是6公6母,则为6对。20天后,第一胎的6对开始生育,每胎12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则为432只。40天后,第二胎的6对也投入了生育大军。
  它们一共可以生5胎,若每胎12只,则为360只。以此类推,那么,它们的孙子和孙女能有多少呢?一共可以有1512只。这是第三代。不要忘了40天以后,第三代的第一胎共36对也开始繁殖了,它们的第一胎就可以生432只,一共可生5胎,为2160只。还有第三代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呢,所以第四代总数为
15120只小老鼠。照这样推算下去,第五代为90720只,第六代为326592只,第七代为653184只,第八代,也就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批为559872只。你看看,从三月份的2只,到八月底九月初就会变成1647086只的庞大队伍!就是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的消耗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82万只!天哪,这简直像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把推算的结果摆在我的面前,用手指着那些数字说。
  我迟疑地接过他的本子,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内心深表怀疑。于是自己动手,重新推算了一遍,所得的结果竟然和他的完全一致。“是的,”我喃喃地说,“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如此广阔的北极草原上,有时候,它们的密度竞能达到每公顷有250只之多!这还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看着我惊讶的表情,他显得有点得意。
1.文中“更加有趣的是……”一句中“有趣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中“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选文段介绍了北极旅鼠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说清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甲文:
  当年基辛格访华时,曾给周恩来出了一道难题。他说:“我们美国人总是昂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却喜欢低着头走路,这是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嘛!”周恩来笑道:“我们中国人是上山,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是下山,走下坡路。”
乙文:
  中美知识产权和经贸谈判是中美关系谈判中最艰难、最精彩、最具戏剧性的谈判。梅西是美国谈判代表,吴仪是中国谈判代表。当中美两国代表刚在谈判桌前相对而坐的时候,梅西盯着面前的吴仪,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庆幸,冷不丁当面甩出一句:“我们是在与小偷谈判!这句冷冷甩过来的开场白,是中国代表没有想到的。谈判厅死一般的沉寂。然而这沉寂极为短暂,只不过一刹那。几乎就在梅西的话音还没有完全落下来的时候,一个响亮而威严的声音掷地有声:
  “我们是在与强盗谈判!”
  这是吴仪的反击。谈判桌上的形势一下子扭转过来。
  梅西感到很尴尬,他本想占个便宜,没料到自讨没趣,被吴仪的反击弄得手足无措。一时,他竟显得傻愣愣的,不知该如何回应了。
  吴仪继续反击:“请看你们博物馆里的收藏,有多少是从中国抢来的?据我所知,这些中国的珍宝,并没有谁主动奉送给你们,也没有长着翅膀,为什么却飞过重洋到了你们手中?这不能不让人想到一页强盗的历史。”
  梅西哑口无言。
1、基辛格的话和梅西的话共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恩来的话和吴仪的话饱含着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比较周恩来说话和吴仪说话不同的风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比较下面两个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甲文)1962年前后,钱学森著《物理力学讲义》和《星际航行概论》,先后出版,稿酬有好几千元。这在当时,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那时还处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人人都吃不饱肚子,钱学森一家和全国人民一样,也是勒紧裤带过日子。但是这么一大笔钱并没有使钱学森动心。当他拿到这笔稿费时,连钱包都没打开,转手就作为党费交给了党小组长。
  一九七八年钱学森又交了另一大笔党费。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开始落实各方面的政策。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老先生原在国务院文史委员会上班,1969年去世。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从1966年起就不发工资了。所以,直到去世,三年未领到一分钱工资。1978年落实政策,补发了3000多元的工资。钱学森作是钱均夫唯一的儿子,自然有继承权。但是钱学森认为,父亲已去世多年,这笔钱他不能要。退给文史委员会,人家拒收,怎么办?钱老说,那我只有作为党费交给组织。所以这3000多元也交了党费。
  (乙文)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的后代。1929年,钱学森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去美国深造,在航空、火箭、导弹等领域取得非凡成就,引起美国军界、科学界极大震动。1948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获悉后立即给司法部打电话:“无论如何都不要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共产党的中国。”于是,钱学森被司法部逮捕了。经过朋友们的多方努力,钱学森才被保释,但仍在美国羁绊达5年之久,直到周恩来指示王炳南大使与美方进行交涉,钱学森才于1955年回到祖国。
  彭德怀元帅会见钱学森时快人快语:“我们不想打人家,但若人家打过来,我们也要有还手之力。”于是,钱学森受命开始了我国的火箭和导弹的研究:导弹研制成功了,原子弹核弹爆炸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了……而对于有人尊称他为“导弹之父”、“航天之父”,钱学森多次表示不同意,他说,这样的大科学工程,不是哪一个人或两个人能完成的,他只是恰逢其时,做了他该做的工作,仅此而已。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绊(  )                  紧(  )
2.(甲文)所写的是钱学森的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文)中钱学森在称他“导弹之父”、“航天之父”,时所说的“这样的大科学工程,不是哪一个人或两个人能完成的,我只是恰逢其时,做了我该做的工作,仅此而已”,你怎么理解他的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篇短文写的都是关于钱学森的事情,从中表现出的品质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乙文)中可以看出,美国对钱学森是非常重视的,课文中说钱学森回国后拒绝再访美国,你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