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这些广告也是我们学语文的鲜活的材料。班级组织“我与广告”的主题活动,你也参与其中。小题1:【擦亮眼睛】许多广告词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这些广告也是我们学语文的鲜活的材料。班级组织“我与广告”的主题活动,你也参与其中。小题1:【擦亮眼睛】许多广告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这些广告也是我们学语文的鲜活的材料。班级组织“我与广告”的主题活动,你也参与其中。
小题1:【擦亮眼睛】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熟语,取谐音换新义,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2分)
例:空调机——完美无夏( 瑕  )
洗衣机——闲妻良母(      )
透明胶带——无可替带(   )
小题2:【我来点评】优秀的广告语往往以独特的个性使人耳目一新,请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
姚明为中国的篮球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他的退役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在其新闻发布会的背景墙上,写着两个醒目的大字:明 谢!“明谢”两字意味深长,请说说其妙处。
答案
 小题3:【学会宣传】为了响应国家在公共场所禁烟的号召,一家商店的门厅里有一块告示牌,内容是:“严禁在此抽烟!”这句话应该换一种说法,如果你对商店管理员提建议,你会怎么和他(她)说呢?(注意简明、连贯、得体)(3分)
小题1:贤 代(2分)
小题2:①“明”与“鸣”谐音,含鸣谢之意;②姚明感谢之意;③姚明谢幕,含退役之意。(3分)
小题3:示例:管理员叔叔(阿姨),您好,贵店的这块告示牌警示顾客不要吸烟是很好的,但是措辞太严厉了,能不能改为“吸烟有害您的健康”等温情的提示?大家看了一定会乐于接受,您说可以吗?(3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题***提示“取谐音换新义”判断答题的要求是找到错用的汉字,再根据题目中的短语原义判断用错的字。
小题2:
试题分析:首先了解短文的语境,指出谐音和一字双关的用法,说明此用法与人物名与表达的意义有关。
小题3: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简明、连贯、得体”,换用语气委婉,表达友善的说法即可。
举一反三
综合性学习。(8分)
网络谣言像一个无形的***手,轻则诋毁个人名誉,重则引起社会混乱,为此,九(1)班的学生开展了“我看网络谣言”的实践活动,邀请你参加,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小题1:【漫画解说】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了左面这幅漫画,仔细观察这幅漫画的内容,写出漫画揭示的社会现象。(2分)
                                               
小题2:【材料探究】阅读下面几则案例,写出你得出的结论。(3分)
材料一:据椒江葭沚派出所经办民警介绍,8月27日中午,有人在网上发布微博称当天杭州飞往成都的航班上有炸弹,要发动恐怖袭击,炸毁湖州市政府。椒江警方发现后,立即组织警力,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将嫌疑人周某抓获,并对其行政拘留5天。
材料二:网民周某某在晨练时听闻“某市某工地工人中午就餐喝冰啤时,6人当场身亡”的消息,他未经核实便将内容发至微博。随后周某某被公安机关传唤,其行为被认为是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警方对其行政拘留3天。
材料三: 8月30日,三河市公安局接到北京市公安局通报称,公安部督办案件“秦火火”、“立二拆四”系列网络造谣传谣案件中一名重要犯罪嫌疑人曹某现藏匿在三河市燕郊地区,请求协助抓捕。经细致调查,民警发现曹某以虚拟身份出现在燕郊,两地警方火速赶往,将曹某一举抓获。
                                                                               
小题3:【精彩跟帖】如何遏制网络谣言,专家纷纷发帖。请你阅读下面的帖子之后请你跟帖。(3分)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和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对于网络上散布谣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分为三种责任:一是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二是行政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三是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龙凤钊:治理网络谣言一方面要强调法律,另一方面也要网民言行自律,提高网民和网络运营者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素质。应加强网络中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不加甄别就传播虚假信息欺骗公众的人应给与相应的信用处罚,同时加大立法对造谣者的打击力度,让网络回归到自由发言并且可信的环境。
我的跟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写出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去年12月上旬,中央气象台连续3天发布霾橙色预警,其中江苏西部、浙江北部、安徽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大江南北,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美国航天局观测卫星在太空拍摄的一张图片显示,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都在雾霾的笼罩之下。
材料二:环保环保部门解释,此次雾霾天气出现的直接诱因,是极端不利的气象
条件,“近日大气整体处于静温状态,地面基本静风,湿度接近饱和,排放的各类污染物难以扩散,在空气中持续积累,导致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水平不断升高。”而根本原因,还是污染物排放量大,主要来源是机动车、燃煤、工业污染和扬尘。此外,PM2.5的区域传输也是重要因素。
材料三:某知名购物网站的数据显示,2013这一年,人们花了8.7亿元在口罩、空气净化器、室内跑步机等对抗雾霾的用品上,人们对于雾霾的忧虑,已经到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地步。
小题1:仔细研读以上三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谈一谈你有哪些发现?(3分)
小题2:为普及防霾知识,学校拟开展“环保从我做起”系列活动,请为此活动拟一条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8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垃圾食品,一般情况下是指高热量食品,这些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而营养素却不足。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是: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                           (摘自《百科知识》2013年3月)
【材料二】一提到“垃圾食品”,很多人会联想到汉堡、薯条、炸鸡、比萨、可乐,认为这些外来食品才是所谓的垃圾食品。其实我们的传统小吃中也有不少垃圾食品,如葱油饼、油炸饼、油条、烧饼等。这些东西都只含油脂与面粉,只提供热量,是地道的中国口味的垃圾食品。事实上,垃圾食品还指那些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如酱菜、罐头类食品,这些食品中的盐分常会造成过多的钠滞留体内,成为垃圾。 (引自互联网)
【材料三】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项目
购买食品时的首选考
常喝饮料类型
营养价值
包装好看
味道好
纯净水
果汁
汽水可乐
白开水
人数比例
72%
8%
20%
25%
30%
40%
5%
【材料四】超过半数的美国成人体重超标,儿童肥胖率从1980年以来翻了一番,肥胖成了全世界的“流行病”。随之而来的是,很多儿童很早就开始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他们的智商水平也普遍下降。                      (摘自《世界博览》2013年第7期)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给垃圾食品下定义。(3分)
(2)根据材料三调查表,概括出你的探究结果。至少写出两点。(2分)
(3)你的朋友张林经常以汉堡和可乐作为午饭。作为他的朋友,读了上面的材料后,你会对他说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2005年10月17日文坛巨匠巴金静静地走了。他101年的生命历程,穿越了整个二十世纪,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使命的见证者。他留下的丰厚的文学作品引领着我们步入文学的殿堂,去感受文学的魅力。
某某中学初三(6)班要举办一次专题纪念活动,同学们都积极筹备、参与。
小题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小题2: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小题3:巴金一生以“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作为自己的创作原则,请你对此发表一段简要的即席演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班级开展“青春畅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下列活动
小题1:当身边的同学向你倾诉下面某种烦恼时,你会怎么劝说?(2分)
小刚:脸上又长了不少的痘逗,怎么办?
小红:老师又向家长告状了。真烦人!
我说:                                                                              
                                                                            
小题2:“青春的睿智”。正值青春期的我们,思维活跃,善于探索,日渐睿智。请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把握文意,找出共同点,写出结论性的话。(3分)
材料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材料二:天空容留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容留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
材料三:有人批评林肯总统:“你为什么让政敌变成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当我们与政敌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后来林肯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这些材料告诉我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