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10 分)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探讨读书内容,这是我校“南山文学社”读书小组的近期活动安排。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列活动。小题1:活动中

综合性学习。(10 分)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探讨读书内容,这是我校“南山文学社”读书小组的近期活动安排。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列活动。小题1:活动中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综合性学习。(10 分)
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探讨读书内容,这是我校“南山文学社”读书小组的近期活动安排。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列活动。
小题1: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四则,它们分别说的是谁?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①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
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     )
③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    )
④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到所用之笔开了花,后来果然“斗酒诗百篇”,被誉为“诗仙”。(   )
A.匡衡B.陶渊明C.李白D.王羲之
小题2: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读书方法,认为批注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参考示例,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对所摘内容进行批注。(4分)
【示例】
读书批注卡
作者 苏轼
内容: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只有仔细研读,深入思考,才能品出其中意蕴。
 
读书批注卡
作者 张潮  
内容: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
 
小题3: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观点。(50字以内)(4分)
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我更认同:    ,因为:                                                     
答案

小题1:①B ②A ③D ④C 
小题2:参考示例:①读书既要常看,也需方法,更要学以致用。 ②短短六句,即将读书之道阐述得淋漓尽致,可谓精辟! ③那些只会埋头死读却不知消化的“两脚书橱”,正是“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的最佳佐证。(批注不限于题目所列角度,也不必说明批注角度,表述合理即可得分)
小题3:参考示例:我更认同A,理由:读《荷马史诗》,让我们在感悟真理和正义之美的同时,也领略了古希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给读书故事选择正确的主人公,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如果平时课外阅读量比较小的话,做起来还是有点吃力。
点评:解答本题,主要靠课堂和课外积累,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将那些对自己有启发意义或教育意义的故事、名人轶事进行分类整理,并且随时翻阅,以加深自己的记忆。
小题2:试题分析:“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了读书要读好书,好读书,并且要学以致用。
点评:做读书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写,都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具体批注。
小题3:试题分析: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这三项内容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读书的种类,选择自己比较认同的观点,并充分合理地说明理由即可。
点评: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题中的三种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出具体的理由。
举一反三
班级开展“青春随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7分)
小题1:【“青春”趣解】趣解汉字是语文学习的一大妙趣。请参照示例,从“青、春、梦、想”四字中任选一字,进行趣解。(2分)
示例:趣:走过了一段旅程,才能取得成果,获得乐趣。
                                                                                  
小题2:【青春颂歌】仿造画线句,再写一句歌颂青春的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青春是流动的小溪,弹奏出动人的乐章;青春是盛开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青春无限好,让我们珍惜青春吧!
小题3:【青春感想】迈进“青春的门槛”,我们会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自己的感想。(30字左右)(3分)
时间老人给了每个人一名叫“青春”的盒子,谁对这个盒子特别珍惜,谁拥有青春的时间就会越长。一天,时间老人来到人间,看到一个16岁的小伙子没精打采、垂头丧气,而一个60岁的老人笑口常开、生气勃勃。时间老人觉得非常奇怪,好奇地先打开了老人的“青春”盒子,发现里面装的是宽容、爱心、乐观、自信、勇敢……,而打开小伙子的“青春”盒子,发现里面装的是自私、嫉妒、悲观、自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专题研究(7分)
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根据这一主题,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活动内容:
⑴请你帮助设计一则护鸟广告。(2分)
⑵请你写出两个有关鸟的成语或带鸟的诗句。(2分)
⑶近期,禽流感肆意蔓延,有人主张捕***鸟类。有人则反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5分)
学校决定创办校刊,向师生征集意见,现在请你为校刊命名,并写出拟设置的四个栏目名称。
刊物名称:                            
栏目名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社区新开一个“书吧”,是居民们借书阅览的好去处。你自愿为书吧读者服务:
小题1:“书吧”入口处有“读者须知”,没有文字,只有标识。请你将标识转化为温馨的提示语。(任选一种)(2分)

【示例】第1个标识的温馨提示语:静静地听书的声音。
    个标识的温馨提示语:                                                
小题2:“书吧”墙面的挂图需配上文字简介。为了准确介绍挂图内容,你查找了相关的资料。
     
【图一】                【图二】
当“简册”出现时,我国古代书籍的装帧艺术便崭露头角了。而“简”由竹或木片制成,文字量大的著作,竟需要一马车才能装下。后来有了帛书。“帛”大多为柔软丝质,因此帛书的装帧最常见的是卷轴式。当纸质书出现之后,书籍装帧形式就更加丰富多样了。比如旋风装,它是以一幅比书略宽厚的长纸条作底板,把书页像鱼鳞一般依次粘在底板纸上,收起时则从首而尾卷起,又变成了一个卷轴。但旋风装的折缝处极易断裂,所以蝴蝶装便取而代之了。此种装帧形式是把印好的书页以锋线为轴心,逐叶粘贴,打开书本,书页朝左右边展开,如蝴蝶对翅。此外还有形如折扇的“折子装”,有打眼订线的“线装书”等等。而“线装”是古代书籍装帧的最后一种形式,它最接近于近现代意义的书籍装帧样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书”的象征。
根据材料,你判断出图一是          式装帧,图二是          式装帧。你还发现对书籍装帧艺术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3分)
小题3:“书吧”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你准备以“不同名著中的相似人物”为内容进行发言。不同名著中的人物会有哪些相似点呢?请选择一项概括分析,不少于3点。(2分)
【A】格列佛——鲁滨孙      【B】张飞——李逵
我选【     】
相似点:(1)                                                   
(2)                                                   
(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活动中,你要根据下面材料,为校报撰写一则宣传稿,要求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不超过50字)
【材料一】
                    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情况
时 间
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数量
分 布
2006年3月
54所孔子学院
30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12月
249所孔子学院和56个孔子课堂
78个国家和地区
2012年9月
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
100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二】
  中国的崛起和高速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和无限商机,这种情况促进了汉语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
【材料三】
中国的文化更让世界充满了好奇。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院长拉多萨夫·普西奇曾做过一次调查,其中,对“你为什么到孔子学院学习汉语”这一问题,竟然有75%的学生回答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