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共11分)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的多次严正交涉,对我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这是对我国神圣领土的悍然侵犯,严重伤

综合性学习 (共11分)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的多次严正交涉,对我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这是对我国神圣领土的悍然侵犯,严重伤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综合性学习 (共11分)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的多次严正交涉,对我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这是对我国神圣领土的悍然侵犯,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班里准备开展“关注钓鱼岛”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小题1: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提炼出相关信息。(4分)
【材料一】
1372年,中国明朝派遣杨载出使琉球,册封琉球国王。自此,中国和古代琉球国开始了长达500年的友好交往历史。也正是从那时起,钓鱼岛成为中国赴琉球的航海标志。琉球王国包括三十六岛,但其中并没有钓鱼岛,中琉也不存在任何的领土争端。明朝政府从1373年开始在福建沿海打击来自日本的倭寇,一直把倭寇赶过琉球海槽。也就是说当时钓鱼岛列岛就被纳入中国明朝的海防,成为抗倭前沿。
【材料二】
清朝监察御史黄叔璥巡视台湾后于1722年撰写的《台海使槎录》,详细地记载了中国清朝水师营在钓鱼岛海域巡航的情况,如巡哨船因“沿海暗沙险礁”而难以驾驶,只能等涨潮水平时才能进港,否则会搁浅。1871年前后,清政府重新调整福建海防后,钓鱼岛划归台湾的宜兰县管辖。
信息一:                    
信息二:                   
小题2:请你结合下面材料中的内容,简要概括钓鱼岛“国有化”后中国的反应。(4分)
9月14日,由中国海监六艘船组成的两个维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维权巡航执法。9月18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成都、大连、温州、太原、郑州、长春及哈尔滨等地都发生了规模不同的游行示威,民众手持标语高喊着“捍卫钓鱼岛主权”“抵制日货”等口号。
答:               
小题3:下面是一句爱国保钓的口号例句,请你模仿写一句,要求上下句的字数相同,句式工整。(3分)
例句:历史铁证岂容篡,钓岛巡航显国威。                                         
答案

小题1:( 4分,每空2分)答案示例:
信息一:钓鱼钓在明代成为中国赴琉球的航海标志并被纳入明朝的海防。
信息二:钓鱼岛在清朝就由我国巡航并管理。
小题2:( 4分,每点2分)答案示例: 中国政府派船维权巡航,十余城市民众游行示威。
小题3: (3分,意思1分,字数相同1分,句式工整1分)答案示例:抵制日本货,保卫钓鱼岛;抗日雪国耻,保钓扬国威;捍卫国土何惧日,铁拳出击有雄狮。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把材料中主要的事件概括出来,信息要点:时间,名称(朝代),事件(与钓鱼岛有关)。
点评:本题不难,材料内容明确,文章矮小,易于阅读概括。概括内容,要根据文章不同的内容采用不能的方法来概括,故事性的,概括出主要情节,突出结果即可,写人的,概括出人物的主要行为即可,是事实材料,概括材料主要信息点。
小题2: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中国的反应”,从两个方面概括,一是政府机构“海监”,二是中国百姓。
点评:本题不难,材料内容明确,事件简单,易于概括。这样的考题是很有意义,在考查学生语文能力同时,也教育学生关注时事。
小题3:
试题分析:这个题要注意,“要求上下句的字数相同,句式工整”指的是仿写本身,不是要求字数与例句一样。
点评:本题不难,但题干要求不明确,“字数相同”是说与例句相同还是仿句本身两句字数相同,不清楚。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明确无歧义,便于学生快速思考解答。
举一反三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问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小题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以先帝遗德    光:          
(2)陟罚否         臧:           
小题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翻译:      
(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翻译:     
小题3:这三段文字体现了诸葛亮对后主哪些方面的担心?(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与“四面有山皆入画”构成对联的一项是(   )(2分)
A.千里莺啼绿映红B.一年无日不看花
C.一夜乡心五处同D.一曲新词酒一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甘肃省风景名胜众多,每一处名胜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请任选一处名胜为其写一段精彩的导游词。(50字以内)(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共7分)
某校就“初中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材料一】
初中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比较调查表

学习效率
学习方式

掌握80%以上
掌握50%—80%
掌握50%以下
一班:听老师分析讲解
12人
28人
10人
二班:自己看书做题
11人
30人
9人
三班:以上两种方式结合
40人
9人
1人
 
 
  
小题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是:(2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参考以下学生的感触,简要分析产生以上结论的原因。(3分)
【材料二】
学生甲:从小父母就要求我老老实实听老师的,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可是,学习成绩总是不令我满意。
学生乙:学习本来就是自己的事,就应该多看书,再买点教辅资料,多多做题。可为什么我这么努力,成绩还不太理想呢?
学生丙:有时,课前看看老师要讲的内容,上课再听讲很容易就懂了。做作业之前先想想老师讲的,再看看书,做题就不难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如果想尽快提高语文学习成绩,你自己应当怎样去做?(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性学习。(8分)
莫言简介: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我国第一位本土作家获得此项大奖。
莫言作品:著有《红高粱》(张艺谋成名电影《红高粱》原著)、《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四十一炮》、《酒国》等。
颁奖评价: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
小题1: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与辉煌,证明中国已经是世界体育强国;我国GDP排名世界第二,说明了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又预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崛起。请你用精美的语言给他发个短信表示祝贺。(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30字左右)(3分)
小题2:有人评析,他作品里有水浒英雄的豪爽、农村土地的淳朴、土匪强盗的野性,还有魔幻、原始甚至愚昧。请你根据文学语感选出下列句子跟莫言作品不吻合的一项:( )(2分)
A.一百多亩的野高粱,风一吹,呼啦啦地响。
B.一仰脖子,咕嘟咕嘟灌下一碗烧酒。
C.纤纤柳丝,轻轻抚着溪边小石桥。
D.他光着头,穿个肥厚的大裆棉裤,吃凉馒头就着大葱。
小题3:莫言曾到宁海广德寺游览,寺内宝塔是古建筑,夜晚明月朗照,古塔玲珑,佛光普照,游人香客,善良男女,呈现一片古典又现代的繁华景象。莫言当即为宝塔撰写一对联,上联:明月辉映玲珑塔;请你对出下联: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