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首都市民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北京市政府做出了启动京城平原造林工程的重大决策。某社区为此要开辟宣传专栏,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小题1:分析下

近年来,首都市民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北京市政府做出了启动京城平原造林工程的重大决策。某社区为此要开辟宣传专栏,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小题1:分析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近年来,首都市民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北京市政府做出了启动京城平原造林工程的重大决策。某社区为此要开辟宣传专栏,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小题1:分析下面的图表和文字材料,概括北京市平原地区森林资源的现状。(4分)
【材料一】
森林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重要的底色和名片,也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发挥着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环境、优化居住环境、丰富人文环境、提升投资环境的显著作用。||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市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7.6%,但是森林主体在山区,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仅为14.85%。||此外,北京平原地区森林资源按树种分布,杨树占的比例过大,占森林面积的比例达60%以上,其他树种如刺槐、侧柏、油松等所占比例还不足40%。
【材料二】  

(数据来源:2012年2月27日《新京报》)
现状是:        
小题2:阅读下面文字,概括北京市延庆和怀柔两个区县平原造林的三个主要特点。(3分)
延庆蔡家河经过半年的春季造林,植树2.3万亩,栽种乔灌木91种、125万株,形成了严密的防护屏障。一排排新栽培的树苗整齐划一,有白蜡、国槐、华山松等乔灌木,还有银杏、枫叶等彩色树种。潮白河流域怀柔段通过植树造林建设河岸绿道,增加潮白河两岸林木覆盖率,沿路种植柏树、银杏、桑树、玉兰等兼顾四季变化的阔叶、彩叶树木,使潮白河两岸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观。
特点是:                                 
小题3:下面是该社区宣传专栏中的一则材料,居委会王主任已经据此写好了小标题的前半句,请你续写下半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   
【材料】
2012年2月,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总体规划纲要》。按照规划,北京市14个区县将连续五年实施平原造林,为首都带来生态、社会、经济等三方面效益。其中在生态效益方面,平原地区的森林,年固定吸收二氧化碳达150万吨,释放氧气达109万吨,而且有效吸收气体污染物,降低PM2.5值。||截止到2012年11月底,北京已完成全年平原造林25.5万亩的任务,城市森林初具规模。在未来几年,北京平原地区森林的建设步伐会进一步加快。预计到2015年,将实现平原造林100万亩,城市的生态环境将会因为植树得到很大改观。到那时,首都北京将青山环抱,森林环绕。
上半句:落实纲要,平原造林增效益     下半句:      
答案

小题1: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北京市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较低,而且树种单一。
小题2:数量多,树种多,色彩多。
小题3:加快步伐,京城植树换新颜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通过分析图表和文字材料,概括北京市平原地区森林资源的现状,由材料可以看出,“北京市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7.6%,但是森林主体在山区,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仅为14.85%。此外,北京平原地区森林资源按树种分布,杨树占的比例过大,占森林面积的比例达60%以上,其他树种如刺槐、侧柏、油松等所占比例还不足40%”。由图可知,背景平原地区与世界城市相比,人均占有森林资源量相对较少。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北京市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较低,而且树种单一。
点评:图表题已成为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题型。把握图表题的特点,了解其新变化,掌握解答思路和方法,对于增强考生数据、图表意识,提高图表题的解题能力甚为重要。在做题时,最好是先审设问,带着设问看图表,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读题的目的性,而且也能节约时间,特别是在图表和材料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图表题的设问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①“是什么”,通常要求考生回答所列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侧重考查考生把数字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的能力;②“为什么”,要求考生回答怎样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或者回答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要求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揭示原因,侧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③“怎么办”,一般要求考生回答怎样解决图表中所揭示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措施,侧重考查考生迁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考生主体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审图表材料,明确答题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从图表、数据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主要包括:阅读标题即看表格的名称、阅读内容、理解表格内容等。
小题2:试题分析:“植树2.3万亩,栽种乔灌木91种、125万株”——数量多;“有白蜡、国槐、华山松等乔灌木,还有银杏、枫叶等彩色树种”、“沿路种植柏树、银杏、桑树、玉兰等兼顾四季变化的阔叶、彩叶树木,使潮白河两岸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观”——树种多、色彩多。
点评:概括对象特征,可以从文章说明的内容入手,根据作者介绍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他要突出的事物的特征。也可以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及关键性的词语。
小题3:试题分析:要拟写出标题的下句,就要联系上句及其材料的主要内容来构思,分析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北京市落实了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总体规划纲要》,为首都带来生态、社会、经济等三方面效益, 在未来几年,北京平原地区森林的建设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将会因为植树得到很大改观。将这信息进行高度化概括,就可得出这篇材料的标题:落实纲要,平原造林增效益;加快步伐,京城植树换新颜
点评:拟题首先要提取材料的主要信息,分析材料的具体内容,找出材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事件表现的意义,组合成一句话,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删去不重要的信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7分)
一会儿在绿树藤蔓间尽情穿行,一会儿                           ……我们淘醉于花果山中的奇异美景,心中涌起无尽的暇想,这里每一处景观都包藏着神奇美丽的传说故事,每一处古迹都yùn蓄着qǐ丽缠绵的事态苍凉。
小题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yùn(     )蓄      qǐ(      )丽
小题2:请找出文中两个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横线上。(2分)                       
小题3:仿照画线部分补充完整句子。(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班里举行“幸福家乡”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小题1:莫优同学想用两个成语描绘家乡的优美风光:
                             (2分)
小题2:下图是张艺术同学在街上拍的一副照片,请你帮他给这幅照片起个题目:

                           (2分)
小题3:王菲同学采访了一些市民,下面是他们对幸福的渴望,你也谈谈你的幸福感言吧。(3分)
王新生(个体经营者):家庭和睦,经济小康,人际关系好,我觉得这就是人生在世的意义,这就是幸福。
华连科(75岁,退休干部):幸福就是人老了身体健康!自己不受罪,儿女不受累。
裴晓艳(家庭主妇):一家人平平安安,快乐度过每一天。
李敏(公司职员):幸福就是跟老公一起逛超市,他拎着很重的东西可还是腾出一只手来牵着我。
我的感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9分)
11月10日,和平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小题1:【了解战争】请你为本环节再安排一项具体的活动。 (2分)
①实地考察,寻访战争遗址。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战争利弊辩论】本环节中正方辩词如下,如果你是反方,你将怎样辩论呢?(提示:可仿照正方辩词,举具体战争事例来辩论。) (4分)
正方: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无数次战争,战争艺术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这些战争造就了一批枭雄式的历史人物,比如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汗、***等等,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也造就了我们这个国家。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活动报道】向报社投稿。请你拟写这次系列活动新闻报道的导语部分。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你进入“雨的诉说” 综合性学习的现场。 (8分)
A、在风雨中同船渡河,比喻共同度过难关。   (            )
B、指使刮风下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也可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
(               )
C、冒着风雨赶路。       (            )
小题1:辩论组——该组同学对雨的功过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的辩词,你会怎么说?(5分)
  正方:我方认为,雨之功大于过。在干旱少雨的时候,雨是人们热切企盼的天使,希望雨能如期而至;雨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所以雨的身影一再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虽然这些作品的情调不同,但作家们都一致地把雨看作是烘托气氛、抒发情感的得力助手。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14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巨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稚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语 (4 分)
A.夙夜忧叹()B.当奖率三军 ()
C.陛下亦自谋()D.至于斟酌损()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小题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恐/托付不效B.深追先帝/遗诏
C.臣/不胜受恩感激D.进尽/ 忠言
小题4:“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
_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