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黄旭华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  )
①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不一致的    ②维护国家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③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④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他为国家积极做贡献,积极维护国家的利益,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所依据此正确答案选③④,答案选D。
举一反三
2013年11月3日,在杭州,一辆保时捷卡宴与公交车发生刮擦,围观群众发现驾驶员竟是奥运冠军孙杨。4日下午,孙杨因无证驾驶被杭州市公安交警部门罚款,并处行政拘留7天。4日凌晨,孙杨在微博中道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表明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②承认错误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③用合理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④发微博是为了博取民众的同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当代青年应自觉承担起的历史使命是(   )
A.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抓住机遇,迎接挑战D.自觉投身于经济建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我市某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个人梦·常州梦·中国梦”的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相关问题。
同学们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查阅相关资料,深入社区、学校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以下是他们整理的部分内容:
【个人成才梦】调查数据显示,超过95%的中学生拥有自己的梦想,平均每人拥有2.5个梦想, 84%的中学生谈到的是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梦想,而经济收入被认为是成功的重要标志。对此,小王同学的分析是:我们青少年富于理想,但不能只考虑自身需要,应将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⑴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小王的观点作进一步的论证?(5分)
【幸福常州梦】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常州市制定了2010年到2015年的六年倍增计划,到2015年,比全国提前5年实现收入翻番,彰显了对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高度关注。
⑵ 提出人均收入倍增愿景表明我国在经济上最终目标是追求什么?(1分)从经济角度说明实现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必须坚持和完善哪些制度?(2分)
【飞天中国梦】2013年12月2日凌晨,承载了13亿国人登月梦想的“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5日“玉兔”号月球车于在月球表面成功着陆。中国探月三步曲“绕”“落”“回”中,“落”是最为艰难和关键的一步,嫦娥三号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多、技术跨度大、实施风险高,全体科研人员攻坚克难,才获得了圆满成功。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次进步,都建立在中国人的勇于梦想、团结协作、敢于创新之上。
⑶ 青少年学生要“敢于有梦,勤于追梦,善于圆梦”,结合材料,分析“嫦娥三号”成功登月给我们青少年追梦和圆梦的启示。(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1月25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国球手李娜2:0战胜斯洛伐克选手齐布尔科娃,成为首位获得澳网单打冠军的亚洲球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强不息、奋发进取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B.崇高的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力量
C.体育比赛是实现理想的捷径
D.理想的实现离不开艰苦奋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2月7日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由此,媒体开始关注习主席十八大至今的近15个月里,究竟做了哪些工作?根据官方媒体公开报道所不完全统计,近15个月里,***国内考察调研、出访、参加各类会议共80余次,足迹遍及国内三分之一的省份和世界五大洲。习主席用行动告诉党员领导干部,身为领导干部,时间就应该用于工作,而工作又是为了人民群众。领导干部的时间里,装载着群众的期待、实惠、幸福。习主席的足迹中,满含着对中国梦的不懈追求......
(1)80余次,三分之一,五大洲。在具体的数据中,我们感悟到了什么?(6分)
(2)习主席的足迹中,满含着对中国梦的不懈追求,我们要用“青春梦”托起“科学梦”实现“中国梦”,请说一说青少年怎样托起“科学梦”?(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