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在宪法修正案公布后,浙江杭州的王某在市拆迁办拆除自己的住房时,认真学习宪法并依据宪法向市拆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在宪法修正案公布后,浙江杭州的王某在市拆迁办拆除自己的住房时,认真学习宪法并依据宪法向市拆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在宪法修正案公布后,浙江杭州的王某在市拆迁办拆除自己的住房时,认真学习宪法并依据宪法向市拆迁办提出赔偿要求,市拆迁办依照宪法规定给予王某赔偿,王某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1)王某的行为体现了他具有什么样的意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应如何向王某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宪法观念。  
(2)法律和公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现代社会公民应依法积极维护合法权利,这样做,既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也推进了依法治国的进程,意义重大。
(3)学法、知法、懂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符合题意即可)
举一反三
从理论上讲,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指以劳动群众为立体的社会基本成员。而就一个具体的从事某一工作的人而言,如个体户小王,他既是我国公民,也是人民中的一员。
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公民与人民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天津20岁女孩佳佳(化名)因出入安检门导致警报响起,在大沽南路华润万家超市南楼北店被女员工带进卫生门,剪掉牛仔裤内侧一条布质商标后,警报才解除。佳佳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起诉该超市。2009年12月底,河西区法院一审认定超市侵害佳佳的人格尊严,判决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共10170.40元,同时在卖场大厅张贴道歉公告。
(1)佳佳维权的方式体现了哪种权利保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因此,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     ]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写入宪法,意味着立法、执法、司法等公共权力的运作应当践行保障公民权益的基本理念,意味着国家机关要善待庶民的权利,善待弱势群体的权利,要对公民受到宪法呵护的基本人权持有一种敬畏之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潜台词是指容易对公民权益构成侵犯的公共权力必须接受法律的严格限制,公共权力的行使必须在合法的限度之下,遵循正当的法律程序,行政权力、司法权力和立法权力均不得例外。
(1)请概括我国公民的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你对我国公民权利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你的体会,谈谈你对公民权利重要意义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材料二:根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0年9月发布的《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中国现行有效地法律已达234件、行政法规690件、地方性法规8800多件,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和人权保障法律制度。
材料三:浙江乐清一女子诈骗50人集资5亿被判处死刑;山西公交车司机为泄愤撞死一对母子被判处死刑;江西赣州一农民竞选小组长失败后报复获刑4年。
(1)前两则材料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哪一保障?请叙述这一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体现了那种保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三则材料,结合课本内容,说一说我国是怎样保障公民权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