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任务:中国第一辆国 产汽车诞生了;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南京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任务:中国第一辆国 产汽车诞生了;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南京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任务:中国第一辆国 产汽车诞生了;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了……从此,中国的近代工业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
材料二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GDP增长
  12.7
  14.2
  9.6
  9.2
  10.3
财政收入
  22.5
  32.4
  19.5
  11.7
  21.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4
  12.2
   8.4
  9.8
  7.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7.4
   9.5
  8.0
  8.5
  10.9
(1)分析材料一,写出其错误的地方并改正。(2分)
(2)分析材料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请写出两点4分)
(3)“十一五”时期,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
(1)南京—武汉;近代工业—社会主义工业(2分)(2)①“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②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凡能答出与表格数据相符的要点均可得分,4分)(3)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尤其是对于社会主义工业的理解。中国共产党在1953年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把逐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规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近代工业是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师夷长技”的思想指导下,创办了一批军工企业。
(2)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学生需准确把握文字信息,对数据进行详细对比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3)围绕关键词“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点评:本题以历史材料和图表入题,生动形象,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题的考查形式属于典型的评析类试题,能够锻炼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属于一种典型而有实效的好题。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2010年9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题为“认识一个 真实的中国”的讲话。总理指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水平较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中国民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就业压力大。
材料二:漫画《百姓生活》
 
(1)用一句话概括出“真实的中国”。(2分)
(2)漫画反映的这些问题体现了我国当前的什么矛盾?(2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2分)
(3)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之间的关系。(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
A.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大
B.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C.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D.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其中(   )。
A.改革是前提,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动力
B.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C.改革是目标,发展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D.改革是前提,发展是动力,稳定是目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   )。
A.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C.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D.力争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