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专家预测,我国人口在未来30年还将净增2亿人左右。我国总人口将于2010年、2020年达到 13.6亿和14.5亿人,2033年前后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

材料一:专家预测,我国人口在未来30年还将净增2亿人左右。我国总人口将于2010年、2020年达到 13.6亿和14.5亿人,2033年前后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专家预测,我国人口在未来30年还将净增2亿人左右。我国总人口将于2010年、
2020年达到 13.6亿和14.5亿人,2033年前后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2045年峰值将达到16亿人。
材料二:2007年6月25日是第十七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体用地,坚守耕地红线。”近年来我国耕地大幅减少,目前我国耕地只有18.27亿亩,人均占有量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
材料三:2007年7月7日,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召开。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指出:“这次太湖蓝藻事件给江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太湖蓝藻集中暴发不仅导致鱼虾、螺狮等水生物的死亡,也导致了城市水荒,直接影响了江苏的经济发展。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哪方面的国情?面对相应的国情,国家又实行了哪些方面的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的思想品德课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上述的严峻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答:材料一反映了人口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对此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资源国情,对此我国采取了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的环境国情,对此我国坚持保护环境到基本国策。 
    (2)答:面对上述的严峻问题,我国政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答案要点全面,意思对即可)
举一反三
据报道,2006年“两会”代表和委员使用的16000支环保铅笔全部是用废报纸经过特殊处理后做成;记者招待会的请柬使用的是再生纸。这说明:[     ]
A.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只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责任
B.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观念已经被全体人民所接受
C.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应该从代表和委员做起
D.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每年中国都不断加强自己作为一个经济神话王国的形象。但是,奇迹将很快结束,因为环境跟不上发展的步伐。1/3的中国土地上都遭遇过酸雨的袭击,7大河中一半的水资源是完全没用的,而另有1/4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1/3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城市中只有不到20%的垃圾是按照环保的方式处理。最后一点要强调的是,世界上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占了5个。
(1)环境问题给我国带来什么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必须实施什么战略?实施这一战略取得了什么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为国家实施这一战略作出自己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从2006年4月1日起,国家将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作为单独的税目征收消费税,主要是为了 [     ]
A、禁止木材消费,保护耕地资源
B、解决资源分布的不平衡问题
C、缩小人们对木制品的消费需求
D、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突出的位置,这说明我们应走 [     ]
A、先发展经济,后保护环境之路
B、只保护环境,不展经济之路
C、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路
D、以发展经济为主,必要时只能牺牲环境之路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在2006年9月12日结束的第五届世界水大会上,广州荣获了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
材料二:2003年以来,我市围绕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生态城市,如期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青山绿地、蓝天碧水”的目标,全市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珠江两岸成为老人垂钓、市民漫步的好去处。今年的7月初,在省市领导的带领下,4700多名市民畅游了珠江。请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
(1)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青山绿地、蓝天碧水”的目标,是实施我国什么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的具体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把我们广州建设成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生态城市,你认为我们青少年该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