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市和西部民族地区某市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东部60008000980011000西部3

(6分)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市和西部民族地区某市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东部60008000980011000西部3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6分)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市和西部民族地区某市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东部
6000
8000
9800
11000
西部
3000
4000
5800
6000
材料二: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公布的数据,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都有所增加。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纯收入791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0:1,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仍保持“3”倍以上的差距。
(1)上述信息反应了什么?(2分)
(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答案
(6分)(1)(2分)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②东西部地区差距较大;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2)(4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①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②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
③着力解决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④提高低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限制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两则材料都通过具体的数据来反映人们的收入水平,表格反映了收入水平的增长,但是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大,材料二的数据反映的城乡收入差距大,据此回答即可。
(2)第一问属于基本观点,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因为这一目标是经济方面的,所以回答第二问措施时,要回答在经济方面的制度、方针政策、措施,关于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的做法。
举一反三
下列成就属于智力成果的有(  )
①袁隆平试验成功的杂交水稻             ②小明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③农民辛勤劳作收获了丰硕果实           ④1851年辛格发明了缝纫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即使同一起跑线上出发,最终也会有一个第一。”这告诉我们(  )   
A.同时富裕、同步富裕是不可能的
B.共同富裕是有可能的
C.先富与后富的差别最终会导致两极分化
D.只要共同努力,就能实现同时、同步富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财富的获取有多种办法和途径,下列属于通过合法途径和手段获取财富的是(   )
A.赌博的盈利B.写文章赚取稿费
C.上班获得工资 mD.搞发明创造获得收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因为(   )
(1)劳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3)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   (4)一切苦境,都由劳动解脱
A.(1)(2)B.(3)(4)
C.(1)(2)(3)D.(1)(2)(3)(4)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共10分)
资料一: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家里多么富有,孩子一般12岁以后就得给家里做家务,如剪草,送报等。家长则相应付给"劳务报酬"。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比如,女孩子初中一毕业就到别人家里去当一年女佣,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锻炼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和社会规则。
资料二: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超过90%的独生子女很少上街购物或在家打扫卫生,超过60%的独生子女从未或很少洗碗,洗衣服和烧饭做菜。中国城市的孩子日平均劳动叶间为11.32分钟,一些发达国家孩子每天的劳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发达国家的孩子家庭生活水平比我们好,为什么家长及整个社会都要求他们参加各种劳动呢?(6分)
(2)劳动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学生怎样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