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非洲局部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甲地1月、7月的气温和降水资料(1)描述甲地的气温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2)分析本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非洲局部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甲地1月、7月的气温和降水资料(1)描述甲地的气温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2)分析本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非洲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甲地1月、7月的气温和降水资料

(1)描述甲地的气温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2)分析本区7月风向的形成原因,并说出该风对沿岸气候的影响。(6分)
答案

(1)特点:终年温和,(1分)温差小。(1分)原因:纬度低(1分),海拔较高。(1分)
(2)原因: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1分)东南信风越过赤道,(1分)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西南风。(1分)
影响:东南信风(1分)从海上吹向陆地,(1分)可以带来丰富的降水。(1分)
或答偏转后变成西南风,(1分)从陆地吹向海洋,(1分)沿岸形成荒漠景观。(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数值分析从数值大小和变化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1月与7月相差不大说明气温终年温和温差小。影响气温因素主要有纬度、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大气环流、人类活动等。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赤道附近地区的东非高原,纬度低,太阳辐射量年变化小,海拔高夏季凉爽。
(2)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西南风,风向由东南风转西南风。东南信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可以带来丰富的降水。西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沿岸形成荒漠景观。
举一反三
读A、B、C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A台湾某月降水日数分布图              B台湾2008年的水平衡收支统计图

C台湾的水系分布图
(1)据图A描述台湾降雨日数的分布特征。(4分) 
(2)分别说出图B中甲、乙两种损失的方式。(4分) 
(3)根据材料分析台湾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8分)  
(4)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要分析图C岛屿地形特征的东西差异。(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某地年等降水量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什么?死海所在地区地形类型是什么?(6分)
(2) 描述图中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8分)
(3)分析图中海岸地区发展水果业的有利条件。(8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图中横坐标为1-12月,纵坐标为某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曲线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则该地可能位于北极圈以北
B.若曲线表示某地气压值,则该地可能位于蒙古高原
C.若曲线表示某地降水量,则该地可能位于巴西高原
D.若曲线表示某河流流量,则该河流可能位于四川盆地
小题2:设图中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为某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曲线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该国家人口数量先增后减
B.若曲线为某市城区人口比例,则该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C.若曲线为某地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则该地农产品产量在下降
D.若曲线为某地大气环境污染指标,则该地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安徽省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安徽省是我国主要产棉省区之一,“十一五”期间全省棉花年平均种植面积为36.67万公顷,年均生产棉花35万吨,形成了淮北、沿江和江淮三大棉区,其中淮北棉区种植面积逐渐缩小。
材料三:淮北市是一座坐落在皖北地区,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的能源城市。
(1)分析流水作用在皖南和皖北地区的主要差异及主要地貌类型,并分析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简述皖北地区商品棉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3)“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的淮北市正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请你为淮北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下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小题1:图示黄河河段(  )
A.支流众多
B.汛期主要出现在7、8月份
C.含沙量小
D.无凌汛现象
小题2: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①解决资源供求矛盾 ②消除城乡差别 ③提高环境的承载力 ④优化产业结构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