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 2011年5月,鄱阳湖地区(图10)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且由于副高势力整体偏弱,导致湖泊严重“瘦身”,部分湖区变成了“大草原”。图11是1957—2

(12分) 2011年5月,鄱阳湖地区(图10)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且由于副高势力整体偏弱,导致湖泊严重“瘦身”,部分湖区变成了“大草原”。图11是1957—2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12分) 2011年5月,鄱阳湖地区(图10)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且由于副高势力整体偏弱,导致湖泊严重“瘦身”,部分湖区变成了“大草原”。图11是1957—2008年长江作用与鄱阳湖作用的频率分布图。它们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即鄱阳湖向长江大流量地持续汇流,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文字材料和图10,分析鄱阳湖“瘦身”的原因。(3分)
(2)读图10,评价图示区域大力发展炼铜工业的有利条件和负面影响。(4分)
(3)读图11,判断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是A作用还是B作用,并阐述理由。(5分)
答案
(1)副高势力整体偏弱,暖湿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偏少;(1分)气温偏高,蒸发加剧;(1分)上游水电站拦蓄河水,入湖径流量减少(1分)
(2)铜矿丰富;水电充足(2分)   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污染环境(2分)
(3)B作用(1分)   4—6月锋面雨带在长江以南,鄱阳湖的入湖流量迅增,期间鄱阳湖流向长江的水量最大,增强鄱阳湖作用。(2分)7—9月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以北,长江中上游汇流量增大,增强长江作用(2分)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由于副高势力整体偏弱,暖湿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偏少;气温偏高,蒸发加剧;上游水电站拦蓄河水,入湖径流量减少,最终导致鄱阳湖“瘦身”。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地区铜矿丰富,水电充足有利于发展炼铜工业。鄱阳湖对长江水量有天然调节作用。
举一反三
读图8,回答:(5分)

图8
(1)图示地区地形复杂,地势                             
(2)PQ线的东南部属于   (地形区),该地形区的气温、降水特征是                                  
(3)内力作用在图示地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4)PQ线的东南部与西北部相比,人口密度较大的是     ,造成两地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该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香蕉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59~60题。
项目 作物
花卉
蔬菜
稻米
香蕉
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元/千克)
2.5
2
0.8
0.4
运费率(元/千克/千米)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小题1:根据种植结构判断,这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珠江三角洲
小题2: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最适宜种植哪两种作物?
A.水稻香蕉B.花卉蔬菜 C.花卉香蕉D.蔬菜香蕉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16分)读“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1)(1分)计算图中日照时数最多相差            小时。
(2)(2分)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3)(7分)甲乙丙三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试分别分析其原因。
(4)(6分)图中丁地冬季和夏季的每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别很大,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丁地冬夏季每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白洋淀被称为“北国江南”。近10年来白洋淀天然入淀水量几乎为0,水域面积急剧缩减。流域内的保定市农业区位优势明显,全市建成7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8个果品基地和8个牧渔基地,
材料一  白洋淀流域图

材料二  白洋淀流域蒸发量、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三 白洋淀附近普遍存在的开采地下水剖面图

小题1:白洋淀流域分布在________(地形区)上,地势特征________。
小题2:1990年以来,白洋淀湖面面积最小的时间约是________年,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造成该地地下水位低的原因是________。地下水位的下降对该区域造成的直接影响是________
小题4:简述解决白洋淀湖水急速减少的措施。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9月16日以来,汉江流域迎来第三次强降雨(锋面雨),汉江中下游水位持续上涨,形成新一轮大洪水。而每一次洪水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该次强降雨降水量图。

小题1:受此次强降水的影响,汉江的水文特征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变化。
小题2: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小题3:填表比较甲、乙两地区的区域特征。
 
气候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甲地区
 
旱地
 
土地盐碱化等
乙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小题4: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