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等深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7月份多雨  B.甲位于大陆坡C.丙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D、丁地石油资源丰富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等深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7月份多雨  B.甲位于大陆坡C.丙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D、丁地石油资源丰富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等深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7月份多雨  B.甲位于大陆坡
C.丙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D、丁地石油资源丰富
2.流经乙处的洋流是
A.加那利寒流  B.秘鲁寒流  C.西澳大利亚寒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3.危及到丁地附近海岛国家生存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火山、地震  B.泥石流、滑坡  C.全球气候变暖  D.海洋环境污染
答案
1.A
2.B
3.C
解析
考查读图判图的能力。
1.根据图中甲乙两地的经纬度,可知,此图为太平洋轮廓图。甲为温带季风气候,乙为地中海气候。甲、乙两地7月份多雨。从等深线数值可知,甲位于大陆架。丙位于生长边界。丁位于深海,有丰富的锰结核。
2.乙位于智利,附近有秘鲁洋流经过。
3.丁为海岛国家,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海平面上升,淹没该国。
举一反三
日出前,从地面微明(即晨光始)到太阳露出地平线为止的光亮称曙光。日落后天空和地面仍维持微明(即昏影终)的这段时间的光称暮光。曙光与暮光合称曙暮光。读表1,回答题。
表1  某年20°纬线某地日出日没时刻表及天文晨昏影表
 日期
项目
1月10日
3月11日
5月10日
7月9日
9月7日
11月6日
日 出
9:37
9:12
8:26
8:27
8:45
9:04
日 落
20:38
21:08
21:27
21:44
21:10
20:23
晨光始
8:19
7:59
7:07
7:04
7:31
7:48
昏影终
21:55
22:21
22:46
23:07
22:25
21:39

注:表格中的时间为北京时间
小题1:.形成曙暮光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A.吸收作用B.散射作用C.反射作用D.折射作用
小题2:.9月7日北纬20°的曙暮光时间约为(   )
A.16小时03分钟B.14小时54分钟
C.2小时46分钟D.2小时29分钟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图5是“某地区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该地区地质历史上至少发生过几次地震(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13是“青藏高原隆起前后东亚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分)

(1)甲、乙两图中表示1月份的是______图。(2分)
(2)青藏高原隆起前N地的风向为________,高原隆起后N地的风向为_______。(4分)
(3)高原隆起使M地在图示月份的气候特征出现什么变化? (4分)
(4)试分析“5·12”汶川特大地震与青藏高原隆起之间的关联性。(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运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之一。读图,回答1~2题。

小题1:该运河长度约为
A.小于50千米B.81千米
C.170千米D.220千米
小题2:该运河
A.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为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C.沟通的海洋分别为大西洋和太平洋
D.穿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人们通常以(0°,48°N°)(法国罗亚尔河河口)为中心的半球称陆半球。其余部分为水半球。陆半球的陆地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81%。结合下图,回答9~10题。

小题1:“水半球”的极点应为()
A.北极点B.南极点
C.(0°,48°S)D.(180°,48°S)
小题2:若黄赤交角发生变化,直射最北时,昼半球与陆
半球正好重合,此时()
A.黄赤交角的大小为42°
B.北京时间为8时
C.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48°
D.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