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和“世界某海域等深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写出A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图中气温最高处应在32℃以上,简述该地气温最高的原

读“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和“世界某海域等深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写出A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图中气温最高处应在32℃以上,简述该地气温最高的原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和“世界某海域等深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写出A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图中气温最高处应在32℃以上,简述该地气温最高的原因。(5分)
(2)A图中有一处地区等温线特别稠密,请简要说明原因。(3分)
(3)B图中甲、乙两地的海底地形的成因有何不同。(4分)
答案

(1)与等高线平行。①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②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③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2)等温线稠密处是天山山地.海拔高,气温随高度变化大。
(3)甲是海沟,板块碰撞形成的.乙是海岭.在大洋中由板块张裂形成的。
解析
气温变化与地形起伏关系密切,气温随着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要求学生一定要牢记,学会根据温度差计算相对高度,反之根据相对高度计算出温差。等深线与等高线实际是一样,只是等高线以海平面为起点向上变化,值为正,而等深线是以海平面为起点向下变化,值为负,判读原理一样。
(1)由图可知该地为我国新疆天山周边地区,气温变化与地形起伏关系密切。
(2)由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特点.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由等温线特点,等温线越密集,说明单位距离温差越大。
(3)海岭与海沟是不同的板块边界,海岭位于生长边界,是板块张裂处.而海沟位于消亡边界.是板块挤压碰撞处。
举一反三
读南极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箭头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丙、丁两箭头能正确表示西风漂流方向的是    ;B、C中正确表示极地东风带风向的箭头是   。今年我国南极考察船到达长城站时,南大洋浮冰界的范围变化趋势是       
(2).南极冰盖最高点A附近我国刚建成的昆仑站位于上海的       方向,中国南极中山站位于      (经纬度)附近。
(3).当中山站出现极夜时,长城站昼夜长短状况是       
(4).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   )(多选)
A 气温年较差较小   B 年降水量较多       C 淡水资源较多
D 冷高压较强      E 冰原气候面积较大   F 矿产资源较多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东部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地区地壳厚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地的地壳厚度约为__________千米,该地的地形可能是__________ (填字母)
A.山地B.盆地C.高原D.湖泊
(3)影响图中河流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2009年度的达喀尔拉力赛于2009年1月3曰在某大洲的A城发车,于1月18日返回A城,比赛全程9574公里,共分成14个赛段,图9中的箭头为比赛路线,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⑦、⑩赛段的路程比较短,主要原因是赛车要穿越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在赛车进行的季节,C城的主要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图10中属于B城市气候资料的图形是___________,形成该气候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赛段⑩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简析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__。 (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 说出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各曲线的名称:(4分)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2) 比较④曲线中ABE三处,说明其数值高低形成的原因。(3分)
(3) BCD三处分别是④②①三线的最高值,比较其形成的原因。(3分)
(4) F处盐度数值较低,简要说明其成因。(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图7中图乙为图甲某地的等高线图, 图丙是图甲中部分地区的多年冻土南界分布图,结合三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冻土带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试表述其表现。(6分)
(2)东北地区是我国沼泽分布最广的地区,试从自然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
(3)图乙中湖泊名称是___________,发源于这个湖泊并向南流的河流是___________,简析该湖泊的成因。(6分)
(4)分析图中L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1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