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林线(简称)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林线植被生长在其生态适应的极限处附近,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而且受到人为的干扰少,是研究植被一气候关系很好

高山林线(简称)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林线植被生长在其生态适应的极限处附近,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而且受到人为的干扰少,是研究植被一气候关系很好

题型:其他难度:困难来源:同步题
高山林线(简称)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林线植被生长在其生态适应的极限处附近,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而且受到人为的干扰少,是研究植被一气候关系很好的场所。读“中国林线高度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1:根据所给的资料和已经掌握的知识,绘出沿AB线的林线高度变化曲线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2:描述图中3800米等值线的走向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3:简述沿AB线和AC线林线分布高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根据图中的数据和等值线变化规律,即可绘出 AB线的林线高度变化图,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自己绘
     图时,垂直坐标标注要正确、剖面线要正确,图形要尽可能直观并且美观。
2、影响林线的因素说到底就是热量和水分,其中一个因素变化,那么林线就会变化,因此分析林线就转
     变为分析热量和水分的变化。观察图中的3800米等值线可以看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其东
     半段在横断山区,大致呈南北走向(与经线平行)。可以分析出主要是受横断山脉的影响。3800米等
     值线西段在青藏高原上,呈东西方向,而青藏高原地形相对比较平坦,降水较少,所以不可能是地形
     的影响,只能是太阳辐射影响了热量而导致的。
3、A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气温较B、C两地都要高,降水也多,沿AB线,由东向西,
     由于离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逐渐减少,地势也在不断升高,因此林线高度从东
     到西(从沿海到内陆)显著升高。沿AC 线,由南向北,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少,温度(特别是
     春、秋季节的温度)越来越低,同一海拔高度上气温越来越低,限制了森林的生长,导致林线高度随
     纬度升高逐渐降低。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央气象台2008年12月5日6时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受东移南下强冷空气影响,今天白天到夜间,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华北大部、东北地区、黄淮将有5~7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气温将下降8~12℃,部分地区可超过14℃。
材料二:
2008年12月5日6时亚洲东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此次大风降温天气是由_______天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特征主要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地风速较大的是____地,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可能形成降水的地区是____。
(4)简述此次寒潮产生的主要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轻寒潮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股洋流和海水表面温度分布。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     ]
A.甲是南半球暖流
B.乙是大陆东岸寒流
C.甲是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暖流
D.乙是暖流,且为赤道逆流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某城规划图”(比例尺1:100000),丙山峰的海拔高度为378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的等高距为__________米。 (2)图中城镇为了发展外向型物流,拟建一大型仓库,最合适的位置是____
          A、①
          B、②
          C、③
          D、④ (3)为了加强乙村与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最合理的是____
          A、a
          B、b
          C、c
          D、d (4)图中铁路的设计存在着下列哪些严重的问题____
          ①穿越河流;②邻近港湾;③穿越城区;④坡度太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适宜并可能分布于该城镇所在省区的树种或水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码)。
       ①苹果;②樟树;③茶树;④橡胶树;⑤油茶树;⑥红松;⑦马尾松;⑧毛竹;⑨柑橘;⑩椰子。 (6)据图分析甲城镇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5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若此图示是以甲为中心的等震线图,则

[     ]
A.同一等震线上震中距相同
B.破坏程度表现为甲>乙>丙>丁
C.各点数量关系为丁>丙>乙>甲
D.甲点为震源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