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会喷射出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并以极高的速度射向宇宙空间,形成“太阳风暴”。2003年10月到11月间,太阳风暴连续多

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会喷射出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并以极高的速度射向宇宙空间,形成“太阳风暴”。2003年10月到11月间,太阳风暴连续多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会喷射出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并以极高的速度射向宇宙空间,形成“太阳风暴”。2003年10月到11月间,太阳风暴连续多次袭击地球。据此回答题。
小题1: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
小题2:本次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最有可能的是
A.使地球气温升高B.使地球各地降水异常增多
C.引发地震和火山喷发D.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太阳的外部结构有光球层、色球层 、日冕层,对应的太阳活动分别是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
小题2: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地球上降水异常增多;出现磁暴、极光现象。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掌握相关知识即可。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们所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光球层。太阳大气层三层的特点是:由里到外,温度、厚度越来越大,亮度、密度越来越小。
(1)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最主要的有:
①光球层:黑子(标志,变化周期11年)
②色球层: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
③日冕层:太阳风(带电粒子流)。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
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
④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
举一反三
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B.东北平原C.海南岛D.青藏高原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该地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高度大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C.海拔高,离太阳近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太阳黑子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周期约(  )
A.1恒星年B.11年C.28年D.76年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地理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  )
A.高频无线电波突然衰减B.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最近几年全球各地气候异常D.火山喷发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耀斑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
A.内部  B.光球层C.色球层  D.日冕层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