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0分)(1)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2分)(2)图中AB线是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0分)(1)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2分)(2)图中AB线是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2分)
(2)图中AB线是      (填晨线或昏线),A点的昼长是     小时。(2分)
(3)图中A、B、C、D四点中,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2分)
(4)C点地方时为       ,D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2分)
(5)图示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接近______点(近日点或远日点),此后的半年内太阳直射点向______移动。(2分)
答案

(1)夏至  北纬23.5° 
(2)昏线  24 
(3)BCDA  DCAB 
(4)18点   90°
(5)远日 南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晨昏线正好与南、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这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节气为夏至日。
(2)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状态;反之则为昏线(日落状态)。AB上各点沿地球自转方向将进入夜半球,所以是昏线。此时是夏至日,A点位于北极圈上,应该为极昼,昼长是24小时。
(3)在夏至日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纬度越低昼越长,所以按昼长由短到长排列,四点顺序依次是BCDA。在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是DCAB。
(4)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C点位于赤道上,且在昏线上(据第2小题),所以是18时。在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点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应为90°。
(5)每年1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每年7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据上题可知图示节气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所以地球在远日点附近。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端是23.5°N,此时为夏至日,此后的半年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举一反三
读下图,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回答(12分):

⑴ 同一颗恒星、地面一点P、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E1 到下一次“三点共线” E2 ,地球自转了_______度,时间间隔为 ______________,图中用 _______字母表表示,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2005年2月18日20时,张英将一天文望远镜固定并对准牛郎星进行观测,第二天,他再次观测的时间应为______________。若他还在20时观察,该颗恒星在天顶的  (东或西) 侧约       的角度。
⑵地球从E1公转到E3,地球自转了_______度______分,时间间隔为______小时。
⑶恒星日与太阳日时间不等的主要原因是:                                  
⑷若其他条件不变,地球公转方向相反,则(   )(双选)
A.恒星日的时间不变                B.太阳日的时间不变
C.恒星日的时间缩短                D.太阳日的时间缩短
⑸关于太阳日叙述错误的是(   )
A.某地相邻两次日中天的时间间隔     B.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         
C.昼夜交替周期                    D.地球自转的周期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半球为东半球,AB为地轴,CD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光线,角α为12°。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1)此时正值一年中的____________月或____________月,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2) 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增大,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____________。
A.晨昏圈将逐渐与经线圈重合。B.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
C.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D.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地球绕日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北半球昼大于夜的时段是从_____到______。(填数字)(2分)
(2)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到______。(填数字)(2分)
(3)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的时段是从______到______。(填数字)(2分)
(4)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的时段从_______到______。(填数字)(2分)
(5)当地球到达④位置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        _。
此时上虞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地方时差异 ④运动物体偏向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小题2:假设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地球上下列地理现象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太阳东升西落B.南半球河流一般右岸多沙滩
C.昼夜交替D.120°E的地方时早于110°E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在6月22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当图中甲、丁两地被同一条昏线穿过时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甲、乙两地日出的地方时相同
D.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