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科考队到达了海拔4093米的南极冰盖的最高点(80°22′0″S、77°21′11″E),回答下题:小题1:中国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科考队到达了海拔4093米的南极冰盖的最高点(80°22′0″S、77°21′11″E),回答下题:小题1:中国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科考队到达了海拔4093米的南极冰盖的最高点(80°22′0″S、77°21′11″E),回答下题:
小题1:中国科学家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时,当地的区时是
A.3时16分B.0时16分C.23时16分D.3时0分
小题2:考察队员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插上五星红旗,红旗向
A.东南方向飘动B.东北方向飘动C.西南方向飘动D.西北方向飘动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根据77°21′11″E为东五区,东五区比东八区晚3个小时,所以当地的区时是1月18日3时16分-3小时=0时16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南极附近为极地东风带,为东南风,红旗飘向西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举一反三
读图7完成下题。(tan35°≈0.7,tan45°=1,tan60°≈1.732)

小题1: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30°N)建造了两栋商品住宅楼,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9个月
小题2: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此楼所有朝南的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A.20米B.30米C.40米D.50米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图8中,横坐标为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纵坐标为纬度,读图回答17~18题:

小题1: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dbacB.cdbaC.bdcaD.adbc
小题2:图中四个地点在该日昼长由短到长的排列顺序是
A.bcdaB.abcdC.dcabD.adcb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图13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EDF表示晨昏线,且ED为晨线。读图回答。(10 分)

(1)在图上找出夜半球,并用斜线表示其范围_____________
(2)该图所示的日期在_____ 月_______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经度  __________ ,纬度_____________ 。
(3)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 ,
地方时相等的是___________ ,线速度相等的是   ____________ 。
(4)此时北京时间为  ________ 时。
(5)此时E点的太阳高度是  ________,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 。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图为圣彼得堡6月22日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推断,该地地理坐标为
A.53°26′N ,30°E
B.53°26′N ,45°E
C.60°N ,45°E
D.60°N, 30°E
小题2:圣彼得堡在每年夏天有“白夜”现象,即傍晚落日的余晖和第二天清晨的曙光连在一起。结合图,分析白夜形成的正确原因是:
A.该地有极昼现象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C.该城市光污染严重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逆辐射作用
小题3:根据图推断,中国南极长城站(62°12′59″S,58°57′53″W)在北京时间6月22日的夜长时间大约为
A.20小时B.24小时
C.约23小时D.约1小时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A.日月升B.极昼极夜C.月相变化D.四季转换
小题2: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A.23小时56分B.24小时零4分C.24小时56分D.24小时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