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下图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图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9时20分B.11时20分C.21时20分D.23时20分
小题2:此时,由此纬线向北则图中                              (   )
A.M、N两点均向东移动B.M点向西移动,N点向东移动
C.M、N两点均向西移动D.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
小题3: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此日由M点向西到N的经度差将      (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夏至日,南半球昼短夜长。即南半球纬线的昼弧是劣弧。已知MN是晨昏线与南半球一纬线的交点,读图可以看到图中每一格代表经度20°,所以MN两点间的经度差是120°,小于180°,是劣弧段,所以MN之间的纬线是白昼,N为日出,M为日落。MN之间的昼长为8小时。MN之间的中点130°E时间是正午12点,北京时间是120°E的时间,可以计算出时间为11:20,所以B对。A、C、D错。
小题2:此时,由此纬线向北,白昼时间越来越长,即日出时间早,日落时间晚,结合图中点的位置,可以判断两点分别向两侧移动,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D对。A、B、C错。
小题3:若黄赤交角变大,则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增大,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更多,北半球各纬度白昼比之前更长,南半球各纬度昼长则比黄赤交角变大前减小,A对。B、C、D错。
举一反三
读下图,图中L为晨昏线。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θ角增大时,下列现象会发生的有 
A.孟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悉尼的昼逐渐缩短
B.黄赤交角逐渐增大或减小
C.南极地区极昼或极夜范围渐大
D.我国雨带向北方移动
小题2:若此时雅加达(6°S,106°E)正午物体影子朝北,则   
A.O点为6点,且该日的日出时间也是6时
B.南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都向北弯曲
C.叶尼塞河开始通航
D.密西西比河口盐度值一年中较低时期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的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B.北回归线以南、近靠北回归线的地方
C.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
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
小题2: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本地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A.白昼长度B.正午太阳高度角
C.大气温度D.降水量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半球观测点a某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北半球观测点a的地方时21:00时,a点旗杆的影子指向什么方向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小题2:从观测点a所处的季节分析,下列发生在中国的地理现象与之吻合的是
A.松花江流域出现春汛
B.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季节
C.黑龙江漠河镇出现白夜现象
D.湘、鄂、皖、赣商品粮基地晚稻收割季节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是整个昼半球俯视图,C点昼长为8小时。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日正确的叙述                          
A.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B.表示春、秋季
C.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D.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
小题2:关于D点正确的叙述是                 
A.经度为20°WB.昼长小于12小时
C.位于昏线上D.正午太阳高度一定大于B点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边光照图,回答:(10分)

(1)A地的日出时刻是_______点钟,昼长_______小时。
(2)当A地是星期四 8点钟时,B地是星期___ 的 ___  点钟,
(3)此日是       日前后,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方跨     个时区。
(4)此刻D地的日影朝向 _______ 方,C地的日影朝向 ________ 方。
(5)有一架飞机从B地途径C地飞往D时,飞行方向有何变化? 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