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题。小题1:该地位于( )A.南半球温带地区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C.0°~23°26′N之间D.0°~23°26′S之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题。
小题1:该地位于( )A.南半球温带地区 |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 C.0°~23°26′N之间 | D.0°~23°26′S之间 | 小题2: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 B.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 C.太阳直射赤道 |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
|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该地2次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说明该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而6月22日,该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说明该地区位于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 小题2:根据6月22日该地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故P点表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选A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从直射点往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因此:已知某一正午太阳高度角,一般有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此度数)。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最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并且该地若在北半球则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
举一反三
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题: 小题1: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东经70° | B.东经90° | C.西经70° | D.西经110° | 小题2:此日在( )A.3月21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C.9月23日前后 | D.12月22日前后 | 小题3: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
A.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 | B.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 | C.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 | D.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 |
|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表示1月初赤道上的点是( ) A.① B.② A.③ D.④ 小题2:3月21日这一天,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点是( )小题3:图中⑤表示的可能是( )A.12月22 日北极点 | B.6月22日北极圈 | C.12月22日南极点 | D.12月22日南极圈 | 小题4:图中P表示北京某日情况,则此季节北京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
下图中N为北极点,弧 POQ为晨昏线,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一旅游者16时位于图中H点,则A.此时刚日出 | B.旅游者的影子位于西南方 | 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D.北京的昼长在变短 | 小题2:一飞机欲从Q地飞往P地,其最短航行路线是A.沿弧QOP从Q飞往P | B.沿QNP从Q飞往P | C.沿纬线从Q飞往P | D.沿QMP从Q飞往P |
|
我国科学家从a地出发到b、c、d三地考察(图中标注的是经纬度位置和抵达时的北京时间)。读图回答题。
小题1:科学家抵达下列各地时,符合实际的现象是A.b地--—太阳已经升起 | B.c地——当地为正午 | C.d地--—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下 | D.d地——当地日期为19日 | 小题2:在d地观察太阳,观察时间(当地时间)与太阳所在方向组合正确的是A. 3:00东北方 | B. 8:00西南方 | C. 15:00西北方 | D. 19:00东南方 |
|
下图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判断以下题。
小题1:该地的纬度位置是小题2: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