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形态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

该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形态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该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形态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由北向南B.由南向北C.由东向西D.由西向东
小题2: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
A.向斜B.背斜C.谷地D.山岭
小题3:乙图中的泉涌水量最大的季节最可能的是(   )
A.福建省台风活动频繁
B.北京香山枫叶红艳如火
C.亚欧大陆上受冷高压控制
D.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故判断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流。
小题2:利用乙图P河谷的岩层弯曲判断,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
小题3:根据图示P河流西岸沉积,东岸冲刷,判断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判断还河流位于北半球,故P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量集中于冬季,故乙图中泉水量最大的季节是P河流流量最大的季节,即北半球冬季,故C项正确。
点评:难度一般。结合读图分析,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河流分布与等高线分布的关系,地转偏向力对流水作用的影响和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举一反三
该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质或地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可能为花岗岩 B.②可能为流水侵蚀
C.③可能为侵蚀作用D.④可能含有石油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5为纬度20°—35°大陆东部某岛屿的地质剖面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岛屿上变质岩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拉张影响大
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受岩浆活动和岩层挤压影响大
C.断层发育比西部多,岩层受地壳的水平运动影响大
D.断层发育比西部少,岩层受地壳的垂直运动影响大
小题2:城市T的年均降水量约为1720mm,冬雨比例为22%,其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B.西北季风受海洋增温增湿后遇地形阻挡
C.位于中央山脉的背风坡
D.来自海洋盛行西风受地形阻挡多地形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某地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a区域的地质构造名称为                       (    )
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
小题2:与华山的成因最符合的是                      (    )
A.aB.bC.cD.d
小题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层比较,年龄最新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8分)塞拉比斯神庙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滨,建于古罗马时代。公元79年,神庙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被毁坏,只留下3根大理石柱。18世纪,神庙遗址重见天日,人们发现大理石柱的3.6米至6.3米高度变得千疮百孔。如今,石柱的基部浸没在近2米深的海水之中。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大理岩的母岩是石灰岩,石灰岩属于       (岩石类型),在       作用下形成大理岩。(4分)
(2)简述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海岸的地壳变化过程,参考分析范例,指出随后地质时代的地质作用及判断依据。(4分)
时代
地壳事件(变化过程)
证据
公元79年
火山爆发(岩浆活动)
石柱的下部被火山灰覆盖
公元79年到18世纪
 
 
18世纪至今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所给地质构造图,回答问题

小题1: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
A.向斜B.背斜C.断层D.地堑
小题2: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
A.气、水、油B.气、油、水
C.水、气、油D.油、水、气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