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小题1:有关图中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A.甲为断块山B.河谷因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甲为褶皱

下图是我国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小题1:有关图中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A.甲为断块山B.河谷因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甲为褶皱

题型:填空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图是我国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小题1:有关图中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A.甲为断块山
B.河谷因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甲为褶皱山
D.河谷因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小题2:图中甲山脉如果是秦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坡山麓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B.南坡自然带谱较北坡复杂
C.北坡山麓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在北坡分布海拔较南坡偏高

答案

小题1:AD 
小题2:AB
解析

试题分析:小题1:从图中岩层的分布可以看出岩层断裂并发生错位,因此为断层地质构造,根据同一岩层的分布位置可以得出甲处岩层上升,形成断块山;中部河流处岩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河谷地形。
小题2:秦岭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山麓地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麓地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可知,同一海拔,山地所处纬度越低,垂直带谱越复杂;同一自然带,纬度越高分布的海拔越低。
点评:本题组考查学生地质构造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掌握情况。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地质构造褶皱和断层的概念;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的因素。
解题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和同纬度水平自然带一致。
2、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有海拔和山地所处纬度两个因素。
3、同一自然带的分布,纬度越高,海拔越低。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9日02时54分在秘鲁附近海域(南纬14.5°,西经76°)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0公里。
材料二:秘鲁附近海域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

(1)地震震源位于   层以上的岩石圈。秘鲁位于   地带,属地震多发国家。(2分)
(2)秘鲁沿岸的自然带主要为   ,其分布特点有   。这种分布特点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5分)
(3)每隔2-7年,秘鲁沿岸都会发生   现象,该现象发生时东南太平洋海区水温   ,沿岸荒漠地区出现     灾害。该现象不仅给秘鲁带来灾害,而且还会殃及世界其他地区,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特征。(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
小题2: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不是箭头②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A.侵蚀作用 B.岩浆活动C.搬运作用D.堆积作用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题型:填空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试着当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面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说明。(10分)

(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_________(2分),乙为__________(2分)。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甲、乙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的状况为__________(选择填空)(1分)。
A.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B.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
C.先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后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D.先地壳下沉后地壳上升,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______地比较好。(1分)
(4)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______地(1分),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____地(1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写出图示地质构造类型: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3分)
(2)该地地壳受到了________(南北、东西)方向力的作用,此力属于________(“拉张”或“挤压”)力。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__________运动和__________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__运动。(5分)
(3)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2分)
(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        (“甲”或“乙”)地,原因是                                                  。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               地;钻探石油应选择在   地,原因是                 (5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