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自2010年12月8日于广州起航,2011年12月11日圆满完成第22次环球科考任务回到青岛。作为一次高度综合性的大洋科学调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14分)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自2010年12月8日于广州起航,2011年12月11日圆满完成第22次环球科考任务回到青岛。作为一次高度综合性的大洋科学调查,“大洋一号”发现16个海底热液区。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第22次环球科考航线示意图
(1)海底热液矿床主要位于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带。“大洋一号”发现海底热液区的海域最可能是 。(2分)(2)甲处有著名的 运河,连接 洋和 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3分) (3)④海域石油污染严重,其主要污染源是 。该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3分) (4)2011年2月3日是我国的春节,“大洋一号” 科考船活动在③(10°W,20°S)附近。此时,考察海域海水温度可能达到一年中的最 (高或低)值,试分析其原因。(3分) (5)“大洋一号” 第22次环球科学考察航行的总体方向是向 (东或西)方向航行。请从自然因素分析选择这个航向的原因。(3分) |
答案
(1)B (2分) (2)巴拿马,太平,大西(3分) (3)油轮(1分),上升补偿流从海底给海面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2分);(共3分) (4)高(1分);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2分);(共3分) (5)西(1分);顺信风,顺洋流,节约时间和燃油(2分)。(共3分) |
解析
试题分析: (1)中洋脊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中央海岭。隆起于洋底中部,并贯穿整个世界大洋(下图),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海底热液矿床主要位于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带,选项中位于大洋中央的只有③。
(2)甲处位于南北美洲之间,著名的运河是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3)④地位于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线上,故而其污染源主要是油轮。此处位于东南信风带,盛行风使表层海水离开海岸(称为离岸流),引起近岸的下层海水上升,形成上升流上升补偿流。该补偿流便把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虾提供充足的饵料从而形成渔场。 (4)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2011年2月3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位于20°S的③地为夏季。所以,水温比较高。 (5)根据地图的方向,可以判断出航行的方向。航线经过的区域主要在东南信风带范围内,故而向西航行可以节约时间和燃料。 |
举一反三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上图是城郊近地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则此环流对城市大气环境的作用是( )A.②对丙具有净化、增温作用 | B.①对甲具有净化、增湿作用 | C.②对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 D.①对乙具有减温、减湿作用 | 小题2:若上图为北半球洋流分布模式图,且甲、乙、丙都位于北半球,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洋流①为西风漂流 | B.洋流②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 C.乙处位于大陆西岸 | D.甲乙丙的纬度由高到低 |
|
读非洲周边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此时印度半岛的风向为小题2:图中各地气候类型相同但成因不同的是 |
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丙地此时炎热干燥。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a表示洋流流向,b表示盛行风向,c表示昏线,d表示等温线,则其中绘制错误的是小题2: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①纬度位置 ②大气环流 ③地形 ④洋流 |
读世界某区域略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按照性质划分,图中洋流应为小题2:此季节图中F半岛盛行的风向是小题3:关于E海域形成原因分析的叙述正确的是A.消亡边界的两个板块碰撞运动形成 | B.消亡边界的两个板块张裂运动形成 | C.生长边界的两个板块碰撞运动形成 | D.生长边界的两个板块张裂运动形成 |
|
下图为世界四大渔场附近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四渔场中成因与其他三大渔场不同的是小题2: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②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净化速度,缩小了污染范围 | B.在②③⑤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降温增湿明显 | C.在⑤洋流强弱变化的影响下,可能会引起“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发生 | D.⑥⑦洋流交汇处对海轮航行有利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