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和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

根据材料和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根据材料和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 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
        (也可以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
         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
         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3)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
         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举一反三
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岩溶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
设想一: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岩溶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为论证这一设想,某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CaCO3)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

设想二:植被、坡度对地下岩溶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该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坡度与地下岩溶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坐标图:


探究1:分别解释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之间的内在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2:解释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岩溶地貌发育程度关系曲线的形成理由。补画坡度与地下岩溶地貌发育程
             度的关系曲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3:为什么在我国北方的深厚石灰岩分布区,没有形成像桂林那样的“山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其他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
B、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
C、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
D、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碱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
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
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则发育成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
D、成土母质只要进一步发育都能形成土壤,故其粒度与土壤质地并无关系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2题。

1、判断图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     ]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2、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
        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____(填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
         出该风带的风向。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和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
         之对应的自然带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地带分
         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中的________________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
题型:综合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