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图中河流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A、B.C分别为不同河段上的三个点,该点处横截面的剖面状况如图所示,读图后回答。(10分)(1)该河流流向是________

读图。图中河流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A、B.C分别为不同河段上的三个点,该点处横截面的剖面状况如图所示,读图后回答。(10分)(1)该河流流向是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图中河流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A、B.C分别为不同河段上的三个点,该点处横截面的剖面状况如图所示,读图后回答。(10分)

(1)该河流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流在A河谷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流在B处成谷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流在C处沉积物较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l)自西北向东南(2分)
(2)在断层处,岩层破碎,容易侵蚀成谷地(2分)
(3)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河流下切侵蚀成谷地(2分)
(4)下游地区水流平缓,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土层深厚(2分)
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地貌。(1)根据河流从地势较高向地势低处流,判断河流流向。(2)根据A、B、C三处横截面的剖面状况分析,A处地处断层易受河流侵蚀形成“V”型谷;(3)B处位于背斜顶部易受河流侵蚀形成谷地;(4)C处地处河流下游水流平缓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举一反三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垂直地带性的形成在于气温、降水等自然地理要素随海拔高度而发生变化。表为气温、日照、积温随高度变化表。

材料二、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1)从“日照、气温、积温随高度变化表”中,可以看出农业生产的三种指标参数随高度发生变化,请说出日照、气温的变化趋势并简要说明原因。(4分)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           坡,D表示          坡。(2分)
(3)说明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4分)
(4)简析B坡冰川分布下限高度较低原因。(4分)
(5)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简析其主要原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27~28题。

小题1: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A.12月至次年2月B.3~5月
C.6~8月D.9~11月
小题2: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硬叶林→草原→荒漠
C.落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草原→荒漠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各自然带沿着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
A.由赤道到两极分异B.由沿海向内陆分异C.非地带性D.垂直地带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描述的植被变化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的是
A.秦岭南坡比北坡林木茂盛
B.横断山区垂直自然带谱明显
C.坐火车看到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沿途植被明显变化
D.乘飞机看到从海南省到漠河镇沿线植被发生明显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世界各大陆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差异最大的是
A.非洲大陆B.南美大陆C.亚欧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