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西部沿东经87°30′的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剖面经过青藏高原与西北内陆地区 ②图中④⑤均为干旱区,属于热带荒漠带 ③沿途见到的自然带具

下图是“我国西部沿东经87°30′的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剖面经过青藏高原与西北内陆地区 ②图中④⑤均为干旱区,属于热带荒漠带 ③沿途见到的自然带具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是“我国西部沿东经87°30′的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剖面经过青藏高原与西北内陆地区 
②图中④⑤均为干旱区,属于热带荒漠带 
③沿途见到的自然带具有从赤道到两极和从沿海向内陆两种分异规律 
④沿途可见到的自然带,既有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又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A.②④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看出,该剖面南起雅鲁藏布江谷地,沿东经87°30′一直到达我国新疆最北端的阿尔泰山,穿越了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该剖面是沿经线所作,所以沿剖面在水平方向上应该看到自然带的分布符合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西部地区高山众多,从山麓到山顶可看到垂直地域分异。
举一反三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读图完成(1)~(3)题。

(1)该山地是我国著名的
A.秦岭  B.黄山  C.南岭  D.大别山
(2)影响该山地南、北坡自然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热量  C.坡度  D.土壤
(3)该山地南、北两侧文化景观差异最大的是
A.农业景观  B.宗教景观  C.交通景观  D.城市景观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 87.5°E,回答(1)~(3)题。

(1)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  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C.临近海洋,水汽丰富  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
(2)图中丙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A.森林  B.草原  C.草甸  D.荒漠
(3)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A.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地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两幅图中,甲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乙图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小题1:在A处的大片森林中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B.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
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
小题2:在乙图中,D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气候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
C.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
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

小题1: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山地针叶林带C.山地荒漠带D.山地冰雪带
小题2: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B.下渗C.蒸发D.地表径流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

小题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A.温带落叶阔叶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雨林
小题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天山天池湖滨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C.桂林漓江沿岸D.武夷山九曲溪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