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的第三大国。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月7月年降水量(mm)738气温℃13.416.2降水量mm9183(1)说出在图中的甲、乙两地中与表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的第三大国。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月7月年降水量(mm)738气温℃13.416.2降水量mm9183(1)说出在图中的甲、乙两地中与表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的第三大国。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月
7月
年降水量
(mm)
738
气温℃
13.4
16.2
降水量mm
9
183
(1)说出在图中的甲、乙两地中与表格资料相符的是哪个地区,并说明其气候特征及成因。
(2)栽培高品质咖啡需要较为严格的气温、降水、光照、海拔高度和土壤条件。简述全球变暖对咖啡种植区造成的不利影响。
(3)说出墨西哥东、西沿岸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形成原因,简述其共同的防灾措施。
答案

(1)乙地,乙地纬度较低(地处热带),海拔较高,七月凉爽,一月温和;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有明显干湿季。
(2)气温升高,年降水量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干旱、洪涝灾害)增加,易发生病虫害,咖啡减产。
(3)飓风、地震,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靠近西北大西洋热带气旋多发地区。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任答两项,合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甲乙两地的位置判断甲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所以乙地的气候特征与表格的数字相符,形成原因是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由于乙地位于墨西哥高原,四季凉爽。
(2)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强,水循环的规模扩大,极端天气事件(干旱、洪涝灾害)增加,易发生病虫害,咖啡减产。
(3)墨西哥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多发,世界飓风多发区有三处;西北太平洋;北印度洋;墨西哥湾沿岸。
举一反三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O年将升高约   ℃;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   ℃和   ℃。(3分)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3分)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的平均气温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C.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D.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据统计,2008—2009年冬季,我国的平均气温为-2.6°C,较常年偏高1.7°C,为1951—1952年冬季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A.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利于产量提高
B.暖冬使地温升高,使农作物抗寒能力增加
C.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
D.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若X轴表示时间,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曲线代表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B.a曲线代表沿海赤潮发生频率的变化
C.b曲线代表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变化
D.b曲线代表广州郊区种植业产值比例的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下图是2013年我国8月初某日高温天气分布图。

(1)甲、乙两地区形成高温天气的自然原因有很大差异,请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12分)
(2)持续高温天气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气象专家建议,高温期间甲地区的水稻田应采用日灌夜排的灌溉方式。请简析其作用。(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