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分布和不同年龄的迁移率(%)表 2000年2010年2013年年龄分布迁移率年龄分布迁移率年龄分布迁移率15—19岁14.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分布和不同年龄的迁移率(%)表 2000年2010年2013年年龄分布迁移率年龄分布迁移率年龄分布迁移率15—19岁14.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分布和不同年龄的迁移率(%)表
 
2000年
2010年
2013年
年龄分布
迁移率
年龄分布
迁移率
年龄分布
迁移率
15—19岁
14.47
2.86
8.34
13.17
6.93
17.79
20—29岁
33.79
3.95
25.29
14.53
20.33
18.01
30—39岁
24.13
2.04
30.33
7.65
29.44
11.03
40—49岁
15.84
1.26
21.61
3.38
23.87
5.10
50—59岁
11.78
0.85
14.43
2.07
19.42
2.42
小题1:表中数据显示
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低龄化
B.农村劳动力以20—29岁年龄段为主
C.随年龄段增大,人口迁移率增长速度减慢
D.农村劳动力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
小题2:据表分析,农村劳动力年龄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B.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
C.39岁以下青年劳动力迁移率上升较快D.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通过表格数据得出,从2000年到2013年15-29岁年龄的年龄分布比重下降,所以A错误。在这三年中比重最大的事30-39岁的年龄,所以B错误。随着年龄增长,迁移率增长速度没有减慢,所以C错误。通过数据看出各年龄分布段的数字从2000-2013都在增大,所以D正确。故选D。
小题2:农村劳动力年龄分布变化39岁以下迁移率由8.85%上升到46.83%,而39岁以上由2.11%上升到7.52%,所以39岁以下上升快。故选D
举一反三
下图为20世纪以来美国底特律市城市人口总数变化图。权威机构推测其2100年将变“空城”。读图推断底特律成为“空城”的原因
A.自然灾害B.环境污染C.人口自然增长D.人口迁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北京市常住人口调查数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市常住人口2005年比2000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其原因是(  )
①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北京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 ③外来人口大量迁入 ④每年新增大量大学生就业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③
(2)人口性别比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北京市的人口性别比是    。 
(3)从资料分析,北京市的劳动力是否短缺?为什么?
(4)从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上看,你认为北京市现在正面临着哪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你对缓解这些压力有什么良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和图2分别为澳大利亚和印度略图。

材料二: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千米。澳大利亚十分重视提高畜牧业的科研水平,对畜牧业的科研给予较高的资金投入。
材料三:印度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千米。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可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
(1)分析A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2)分析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
(3)指出上述两国间近年来人口迁移的方向,并说明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迁移数量的关系(曲线分别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四种人口迁移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曲线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的分别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小题2:曲线③代表人口迁移现象,在下列城市中体现最明显的是(  )
A.伦教B.巴西利亚
C.新德里D.乌兰巴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材料二 图甲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乙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6分)
(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_______,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________ 苏中地区________ 苏北地区________(6分)
①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