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3~5题。小题1: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C.人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3~5题。小题1: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C.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3~5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D.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小题2: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文化教育B.家庭婚姻C.工程建设D.收入差距
小题3: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A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定位和人口迁移。
小题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丙地位于珠江三角洲,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小题2:读图可知,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体是20~34岁的人,这些人迁移主要是务工经商,这说明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经济因素。
小题3:甲年龄段表示新出生的人口,其父母对应的是乙年龄段的人群,这两个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点评:是人口迁移的典型性试题,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难度一般。
举一反三
该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6~7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10年约为50%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8分)

(1)写出该区域中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的两个省区______、______(写简称)。
(2)分析图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__(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圈4),完成8~9题。

小题1:可知该市(   )

小题2:可推测该市 (   )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力流出、流入饼状图,回答21—22题。

小题1:b地区是
A.东部沿海B.东北三省C.中部D.西南
小题2:关于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对a地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最强B.b地区工业化进程受到限制
C.减缓了c地区的人地矛盾D.导致d地区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祖籍是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其曾祖父吴胜昌清咸丰六年(1856年)携父母妻儿迁至台湾桃园县中坜乡(今中坜市)。关于吴氏先人当年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
B.由已开发区迁往未开发区
C.吴氏先人举家迁移,属于当时中国人自发迁移的下南洋路径
D.政府组织的有计划的移民实边行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