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小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B.山谷地带C.盆地中部D.山前冲积扇
小题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A.网状分布 B.“之”字型分布C.线状分布D.环状分布
小题3: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
小题4: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往返迁移 D.向两侧迁移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水分是决定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山前冲积扇,土壤肥沃,水源比较充足,是城镇布局最好场所,因此选D。
小题2:从图中的公路和铁路分布状况可观察出:塔里木盆地交通线呈环状分布,D正确。
小题3:依据所学知识:水源是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城镇、人口和交通线的主导因素,因此只有C项正确。
小题4: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镇逐渐增多,农业用水量大,导致河流下游断流,人们为了获得水源生存,只好从下游向上游水源丰富的地方迁移。所以A项正确。
举一反三
2011年绍兴城市化水平为59.3%。2013年11月,浙江省绍兴市由原“一区五县(市)”调整为“三区三县(市)”。下图为绍兴市行政区划调整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题1:影响绍兴市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A.人口总量B.工业水平C.商业发展D.自然条件
小题2:绍兴市行政区划调整后,越城区的
A.城镇人口增加B.服务范围增大
C.城市等级变高D.职能种类减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目前,我国部分大城市周边出现了一些“睡城”。“睡城”,也称为“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虽然人口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者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购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睡城”的出现有利于缓解市区的交通压力
B.“睡城”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C.在“睡城”周边地区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睡城”的可持续发展
D.我国大城市周边“睡城”的出现属于逆城市化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读“‘手指规划’示意图”,完成小题。

小题1: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
A.交通B.地形C.市场D.水源
小题2:“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
A.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B.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
C.商业区,方面居民购物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上世纪80年代前,我国很多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逢一、三、五期在甲地,逢二、四期在乙地,逢六、七期在丙地,逢八在丁地,逢九在戊地,如图所示(以农历计,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该地区
A.集镇分为两级B.集市的周期为3天
C.甲地的服务范围比乙地小D.丙地的服务功能比戊地齐全
小题2:图中丁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D.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为某区域中心城市不同年代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读图可分析该城市制造业的空间变化,与其变化不相符的是(  ) 
A.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
B.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
C.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
D.制造业重心有向北迁移的趋势
小题2:图中显示出的变化,说明城市制造业(  )   
A.在区域社会经济进入高水平时期就业比重将大幅度增加
B.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C.空间格局演化与区位通达度及政策引导关系不大
D.在区域产业发展的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企业始终为主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