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图”(图10)和“1978-2007年上海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统计图”(图11)。上海港是我国第一大港,在我国和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中起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图”(图10)和“1978-2007年上海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统计图”(图11)。上海港是我国第一大港,在我国和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中起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图”(图10)和“1978-2007年上海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统计图”(图11)。

上海港是我国第一大港,在我国和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海进出口物资总量的60%和上海口岸外贸进出口物资的99%都通过上海港。此外,上海港还承担了总吞吐量30%以上的国内中转货物。
材料六
2007年上海市进出口总额达2829.73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92.5倍。在出口总额中,科技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外贸出口额的68.5%。截至2007年底,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多达130个,在沪外资金融机构多达131家。
(1)分析说明上海成为我国最大港口的区位优势。
(2)分析说明1978—2007年上海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的特点。
答案
(1)上海港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便于港口建设;通江达海,海陆联运,交通便捷;腹地广阔,经济发达,商品丰富;有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市作为依托
(2)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直很小,且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占绝对优势,下降到2007年的不足50%;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则从1978年的约占20%,上升到2007年的约50%
解析
(1)考点:
(2)读图分析,注意变化是特征可从数值变化入手
举一反三
读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图(图l),回答1—2题

1.该市最有可能是
A.西宁   B.太原 C.香港   D.广州
2.以下关于该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A.林地面积的持续增加是因为退耕还林
B.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是因为人口增加
C.水域面积的持续增加是因为兴修大型水利工程蓄水
D.裸地面积的持续减少是因为转化为建设用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城市建筑的密度与高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表为某城市1992年和2008年距市中心不同距离建筑物的平均高度表(单位:米),回答1~2题。
       距市中心距离
时间
0~1km
1~3km
3~5km
5~12km
1992年
29.6
20.3
8.7
未统计
2008年
38.4
22.5
29.7
10.1
1.该城市在距市中心0~1 km范围内建筑物的平均高度最高,其原因主要是     (   )
A.交通通达度最高                  B.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的土地成本
C.居住的人口最多                  D.城市的政治服务职能高度集中
2.为适应城市发展,该城市在2001年调整了距市中心3~5 km范围内的主要用地性质。其调整方案最可能是           (   )
A.居住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          B.商业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C.工业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         D.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17为甲市周边地区和甲市示意图,该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多雾,河流湍急,矿产资源丰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甲市河流向_______方向流动,甲城市的市区范围沿_______和_______伸展。(3分)
(2)简要评价甲市钢铁工业的发展条件。_______(4分)
(3)该地区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  _______。(3分)
(4)为综合利用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该地区可以建设_______、_______等工厂。(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欧洲西部某沿海城镇功能分区图,其功能分区符合地租理论和环保要求。图中的虚线为等高线(单位:米),防海堤海拔大于1.8米。下列分析与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住宅区②是工业区③是商业区
B.①区与③区的最大高差约为2米
C.防海堤的主要作用是抵御台风袭击
D.该城市居民普遍担心气候变暖,极冰融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4.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P城市示意图,回答问题。 

(1)简要评价主城区对外交通运输线(高速公路、铁路)布局的合理性。
(2)P市计划在A、B两处布局港口和旅游度假区。请给出合理的布局方案,并简述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