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该表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问题:区域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公顷)0.310.210.100.020.070.07

读该表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问题:区域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公顷)0.310.210.100.020.070.07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该表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问题:
区域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31
0.21
0.10
0.02
0.07
0.07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
4.916
5.872
5.087
7.044
6.207
6.175
4.885
小题1: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长江三角洲低的原因主要有:
①热量不够充足 ②农业科技水平较低、传统经验丰富
③农业投入不足,经营较粗放④人均耕地面积较大 ⑤土壤差异 ⑥复种指数低
A.①②③  B.③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小题2:长江三角洲粮食生产商品率较东北地区低是因为:
①水网稠密,耕地破碎,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
②人口密集,人均耕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③农业投入不足 ④土壤条件较差
A.①②③   B.③④C.①②   D.①②③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故热量不足,而使得农业生产只能一年一熟,而长三角地区可一年三熟,即东北地区的复种指数低,且东北地区由于地广人稀,故机械化水平高,但农业经营较粗放,故单产低。而东北地区机械化水平高,故②错误。人均耕地面积与单产没有直接关系,④错误;东北地区黑土肥沃,单产应较南方地区高,⑤错误。
小题2:东北地区商品率高,主要是由于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而长三角地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小,且人口稠密,土地分散,故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故选C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东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特征,难度一般。
举一反三
北大荒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源不足B.热量不足C.地形崎岖D.土壤贫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与种植农作物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
C.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
D.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回答。

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
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黑风暴”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
A.植被遭到破坏B.地下水位下降C.降水异常减少D.温室效应加剧
小题2:“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地域性B.整体性C.地带性D.非地带性
小题3:“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两图,完成问题。

小题1:影响甲、乙两图所示区域作物熟制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土壤C.降水D.地形
小题2:如要测量甲图中A山地的海拔高度,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PSC.GISD.数字地球
小题3: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