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用此法进行实验得出下表数据,阅读下表回答下列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用此法进行实验得出下表数据,阅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某地冬春季节实验前后资料对比表
小题1: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可以A.增加地表径流量 | B.减轻空气污染 | C.增强土壤透气性 | D.保持土壤水分 | 小题2:由表可知,该地最可能是 |
答案
小题1:BD 小题2:BC |
解析
小题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以判读,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可以提高土壤水分,降低土壤空气,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大气悬浮质数量,提高大气水分。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 小题2: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低,所以排除A选项。该地区农田冬季休耕,农作不能越冬,所以排除江汉平原地区。该地区大气悬浮质较多,土壤水分较少,所以最有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
举一反三
(24分)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我国沿海某区域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研究思路如下:
材料一:该地区的部分资料图
材料二: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 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图中资料分析甲、乙两地的地貌及成因(8分) (2)说出该区域主要自然地理特征(8分) (3)根据以上资料,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你认为这些建议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或措施?(8分) |
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
小题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B.地处亚热带,生长期长 |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 小题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士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小题3: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 D.过渡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
|
(28分)粮食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南方多个省区(上海、浙江、福建等)到东北主产区建立粮食储备基地,为多省的粮源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东北亚局部图及黑瞎子岛示意图。
材料二:松花江(哈尔滨河段)多年平均最低日温、平均降水量、月径流量统计资料。
材料三:2008年东北三省与南方三省农业资料比较表
(1)岛屿按成因分有大陆岛、沉积岛、火山岛、珊瑚岛等。黑瞎子岛按成因分属于 岛;甲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影响乙、丙铁路线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丁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8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丁地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有 、 、 , 不足是 。(10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松花江(哈尔滨河段)的水文特征。(6分) (4)沼泽地指长期受积水浸泡,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区。从气候方面分析丁处沼泽地形成原因。(4分) |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小题2:“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禁止碳的排放 ④追求绿色GDP |
2010年处冬以来,蔬菜价格上涨引起社会关注。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为了保障城市蔬菜供应,该地设想建立城市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土质疏松,土壤肥沃 | B.光、热、水资源丰富 | C.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 D.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 小题2:随着国家“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蔬菜从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转移的原因最可能是E地 A.水资源日益缺乏 | B.灌溉水源受到污染 | C.土地价格上涨 | D.政府政策发生变化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