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下图所示地区由于土色深黑和曾经大规模使用黑奴从事农业劳动而被称为“黑带”,是历史上著名的棉花地带。但近年来,该地区植棉业已经衰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下图所示地区由于土色深黑和曾经大规模使用黑奴从事农业劳动而被称为“黑带”,是历史上著名的棉花地带。但近年来,该地区植棉业已经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下图所示地区由于土色深黑和曾经大规模使用黑奴从事农业劳动而被称为“黑带”,是历史上著名的棉花地带。但近年来,该地区植棉业已经衰落,转而大量种植一种根深叶茂的野草,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3分)
(2)该地沿海地区沼泽广布,试分析其成因。(4分)
(3)简述该地区有利于植棉的气候条件,并分析植棉业衰落的原因。(4分)
答案


(3)气候条件: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量充足,无霜期长;春夏降水多,利于棉花生长,秋季降水少,适宜棉花成熟和采摘。(2分)
衰落原因:年降水量大,水土流失严重;开发历史悠久(不合理开垦),土壤肥力下降。(2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高考能力是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考查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及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1)描述地形、地势特征可以从主要的地形和地势变化方面分析。(2)该地沿海地区沼泽广布,分析其成因可以从水文、气候、土地、地形地势、植被的角度分析。(3)有利于植棉的气候条件可以从降水和气温的角度分析,植棉业衰落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历史、人类活动、气候的角度分析。
举一反三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用此法进行实验得出下表数据,阅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某地冬春季节实验前后资料对比表

小题1: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可以
A.增加地表径流量B.减轻空气污染
C.增强土壤透气性D.保持土壤水分
小题2:由表可知,该地最可能是
A.三江平原B.河西走廊C.河套平原D.江汉平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4分)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我国沿海某区域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研究思路如下:

材料一:该地区的部分资料图

材料二: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
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图中资料分析甲、乙两地的地貌及成因(8分)
(2)说出该区域主要自然地理特征(8分)
(3)根据以上资料,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你认为这些建议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或措施?(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

小题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地处亚热带,生长期长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小题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士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3: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过渡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粮食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南方多个省区(上海、浙江、福建等)到东北主产区建立粮食储备基地,为多省的粮源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东北亚局部图及黑瞎子岛示意图。

材料二:松花江(哈尔滨河段)多年平均最低日温、平均降水量、月径流量统计资料。

材料三:2008年东北三省与南方三省农业资料比较表

(1)岛屿按成因分有大陆岛、沉积岛、火山岛、珊瑚岛等。黑瞎子岛按成因分属于         岛;甲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影响乙、丙铁路线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丁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8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丁地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有                                           
不足是            。(10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松花江(哈尔滨河段)的水文特征。(6分)
(4)沼泽地指长期受积水浸泡,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区。从气候方面分析丁处沼泽地形成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小题2:“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禁止碳的排放 ④追求绿色GDP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