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图2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1)图1所列国家中,与

图1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图2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1)图1所列国家中,与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图1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图2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
(1)图1所列国家中,与1990年相比,2006年新增的石油进口国中比重最大的三个国家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
国外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内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图2,原油生产比重明显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有________,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原油加工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华东地区原油加工、乙烯生产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4)石化工业园是由石油化学工业企业集聚而形成的,其主要优点有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
(1)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俄罗斯
(2)拓展石油供应渠道(来源地多元化);保障石油运输安全(运输方式多样化) 加强石油勘探开发;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3)西北、华北、东北;原料;市场
(4)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
举一反三
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1~3题。
1.图中a、b、c分别代表[     ]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2.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3.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

A.晋南  
B.粤北  
C.冀东  
D.闽西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读图回答1-2题。

1.各企业集聚在第一阶段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     ]
A.共用基础设施        
B.加强相互竞争
C.靠近原料产地        
D.获取邻厂信息2.影响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A.劳动力和市场        
B.市场和技术      
C.劳动力和技术       
D.动力和技术
题型:吉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 “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回答1-2 题

1.对该工业地域形成影响较小的是[     ]
A.动力因素  
B.环境因素
C.资源条件     
D.交通因素2.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     ]
A.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        
B.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的质量
C.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        
D.市场的规模大,产品的竞争力强
题型:吉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85年以来,我国的钢铁工业持续向沿海地区集聚。2006年河北、天津、辽宁、山东、江苏、上海6个省市总的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6.8%。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境质量    
B.自然资源
C.劳动力    
D.市场、交通
题型:辽宁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1-2题。

1.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     ]
A.靠近原料产地                
B.加强相互竞争
C.共用基础设施
D.获取邻厂信息2.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
A.管理经验    
B.廉价劳动力  
C.科技    
D.资金
题型:辽宁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