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由89万公里增长到358万公里,提前13年实现了总长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基本贯通。其中,高速公路由“十五”期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由89万公里增长到358万公里,提前13年实现了总长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基本贯通。其中,高速公路由“十五”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由89万公里增长到358万公里,提前13年实现了总长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基本贯通。其中,高速公路由“十五”期末的4.1万公里发展到7.4万公里,五年新增3.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下列运输行为最适宜选择公路运输的是     (  )
A.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到中国
B.从北京到海南旅游
C.上海有一批重型机械运到广州
D.山东的新鲜蔬菜送到北京市场
小题2:决定我国公路建设成就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我国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
B.为了社会稳定、国防安全应多修公路
C.加强交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D.我国公路建设技术成熟
小题3:下列关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高速公路
B.城市交通网络与高速公路没有关系
C.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影响城市空间发展
D.高速公路要尽可能通过城市市区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解析

小题1:公路适于运输数量不大但时效性强、运输距离不太长的货物。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到中国,最适宜管道运输,也可以用铁路运输。从北京到海南旅游,适宜选择航空方式。上海的重型机械运到广州,最好采用海运。
小题2:我国大力发展公路建设,是为了综合发展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提高交通运输能力,满足和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
小题3:高速公路对现代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不能说城市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出现远晚于城市的出现。为了避免交通拥堵,高速公路不能通过城市市区,但是城市交通网络要与高速公路相联系、相适应。高速公路会吸引工业、商业和城市向其沿线靠近,从而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和发展。
举一反三
读“2010年某市马铃薯价格生成与变化资料图”,回答小题。

小题1:马铃薯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中可涉及的地域联系方式组合正确的是 (  )
①陆上运输 ②水上运输 ③航空运输 ④邮电通信 ⑤商业贸易 ⑥互联网
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
C.①④⑤⑥D.③④⑤⑥
小题2:下列关于降低马铃薯价格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
A.加大储量,平衡供求关系
B.加强灾害的监测预报,提高单产
C.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运输成本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技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新华社电2011年1月1日5时48分 中俄原油管道投入运行,俄罗斯的原油开始进入中方境内位于漠河县兴安镇的首站储油罐内,标志着中国东北方向的原油进口战略要道贯通,每年1500万吨、期限20年的中俄原油管道输油合同开始履行。读下图回答小题。

小题1:利用管道运输石油的优势在于     (  )
A.灵活性强     B.设备投资较少
C.连续性强D.运量大,不用专门管理
小题2:中俄石油管道与中缅(缅甸实兑—中国昆明)石油管道相比 (  )
A.地质条件复杂
B.增强了我国石油进口的安全性
C.易受低温和冻土影响
D.不受马六甲海峡的制约
小题3:下列关于中俄原油管道建成投产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石油输送量增大,成本降低
B.标志着中俄两国能源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C.标志着俄罗斯的能源输出战略正在从传统的西方转向东方
D.中国对俄罗斯的石油进口依赖性增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1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最长的沙漠隧道——大(塔)四(眼井)铁路张栓沟隧道安全贯通。该隧道位于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丰富的鄂尔多斯高原库布其沙漠中,隧道全长3 002米。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建设沙漠隧道的主要自然障碍为           (  )
①风积沙层、流动沙丘稳定性差                 ②海拔高,地势起伏较大
③地下岩石遇水膨胀、软化、失水,易收缩、开裂 ④温差大,地下水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小题2:影响大四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为       (  )
A.技术B.城市、人口分布
C.资源开发D.国家政策
小题3:大四铁路建设的主要意义为           (  )
①有利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开发 ②促进内蒙古东西部地区的联系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③有利于边疆的稳定         ④加快沿线城市的发展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2011年6月30日晚,“渝新欧”国际货运专列正式首发,这标志着中国西部对外开放新通道——连接重庆、新疆、欧洲的“南线欧亚大陆桥”全面开启。“渝新欧”铁路全长11 179千米,中国国内段途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地,国际段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到德国杜伊斯堡,全程穿越6个国家,运行时间约13天。
(1)下列铁路线同“渝新欧”铁路国内段重合的是(4分)        (  )
A.陇海线 包兰线      B.青藏线 兰青线
C.宝成线 成昆线 D.陇海线 兰新线
(2)关于该铁路开通后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4分)        (  )
①“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的开启,使地处内陆腹地的重庆一跃成为中国面向欧洲出口商品的重要“桥头堡” ②通过这条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运输货物,与航空相比,大大节省了运输费用 ③加强了中国同西亚和北非的经济联系和交往 ④“渝新欧”国际货运大通道形成后,将会以重庆为中心,构建起辐射中国南方及东南亚的大物流圈,使东南亚和欧洲之间的贸易有更好的衔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重庆是我国西部地区非常著名的河港,试分析港口形成的区位条件。(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经济和海洋运输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1:世界海洋运输的区域集散趋势表(运量比重:%)。
年份
类型
北美
欧洲
东亚
地中海
及中东
南亚
中美
南美
澳新
非洲
1970
运量
30.9
50.1
6.3
1.3



8.4

2003
运量
13.4
12.4
53.2
13
2.3
2.4
1
1.6
0.7
材料2:下图是“世界主要港口航线分布图”。

材料3:下图是“南海区位示意图”。

(l)根据材料1、2,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运输的空间格局发生了从以________为中心,向以__________为中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以________洋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新格局。(3分)
(2)根据材料3,南海地处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南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其原因是什么?(6分)
(3)在太平洋经济圈中,亚洲货物运往北美一般采用M航线(如材料2所示)。请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4)分析N国吸引我国制鞋、纺织等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