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材料1: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每年的12月到次年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材料1: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每年的12月到次年3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1: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沙尘暴发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并随时间推移中心向北推移。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 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景观如材料2所示)。
材料2:冰川退缩后,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形成越来越高的戈壁滩(2010年11月拍摄)。

材料3:“风沙滚滚天畔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这是流行于内蒙古一带的顺口溜。
(1)分析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沙尘暴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的原因。(4分)
(2)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这一现象可能给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3中所描述的地理现象产生原因。分析要缓解这种地理现象,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答案

(1)冬季受高气压控制,大风天气多; 气候干旱,降水少; 地表疏松物质多; 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4分)
(2)冰雪融水减少,加剧了干旱的程度;地表遭受风蚀加剧; 影响植被生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3分)
(3)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当的工程建设。 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矿交通建设中注意环境保护。(答对其中三点即给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沙尘暴的形成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二是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四是干旱的气候环境,沙尘暴多发生于北方的春季,而且降雨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沙尘暴是很好的证据。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青藏高原上受高气压控制,大风天气多,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物质疏松,缺乏植被的保护易形成沙尘暴。
(2)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说明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减少,水资源的减少会加剧干旱程度,地表遭受风蚀加剧,不利于植被生长,从而环境恶化。
(3)造成沙漠化的原因一般可归纳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干旱多风,特别是风季与干旱季节在时间上的同步性;二是大部分地区地表具有较为深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前者是动力条件,后者是物质基础。人为因素则更重要于自然因素,是诱发沙漠化并使其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其作用就是影响甚至破坏地表及植被,使地表裸露后遭受风蚀风积作用,破坏了土壤物理化学性质,降低了土地生产潜力。材料3显示沙化严重,主要是人为因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在生产生活中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在工程建设中的不合理行为等。采取措施针对造成土地沙化的原因主要包括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矿交通建设中注意环境保护。
举一反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12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促进清洁生产、源头减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等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在循环经济中。生产过程主要由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简称3R)和正确处置等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的五步与其代表的含义对应正确的是
A.第一步:正确处置B.第二步:再利用
C.第四步:减量化D.第五步:再循环
小题2:指出传统经济模式与循环经济模式之间区别的环节,体现在
A.生产B.消费、使用C.回收预处理D.废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南地区土地盐碱化B.东北地区湿地萎缩
C.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D.西南地区水土流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云南省是我国植物种类最丰富的省份,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云南省简图

材料二:云南省六大流域水土流失的分布状况

(1)从内、外流区的类型看,云南省为____区。云南的省会A夏季凉爽,其原因是____。云南省地势的基本特点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8分)
(2)云南省六大流域中,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比例最高的是________流域。(4分)
(3)分析云南省植物种类丰富的自然原因。(8分)
(4)为了治理水土流失,云南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1)读图写出Ⅲ地区土地退化的原因。(2分)
(2)分析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并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3)结合该地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优势,简述该地区经济发展方向。(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右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B.退耕还草C.保护沼泽地D.植树造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