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阅读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1)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6分) 分布特

(15分)阅读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1)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6分) 分布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阅读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1)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6分)
 
分布特点
自然原因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甲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2)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6分)
                                                                                         
材料三
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14)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15)

(3)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3分)                                            
                                                                                  
                                                                               
答案
(1)(6分)
 
分布特点
自然原因

盆地周围山麓地带 (盆地周围绿洲地带)
气候干燥,制约的主要条件是水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

分布在河谷地区
青藏高原,制约的主要热量,河谷地区热量相对较好。
 
(2)(6分) 答:①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②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或生态环境恶化)
③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3分)
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或农林牧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1分);种植业、畜牧业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或利用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1分);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1分);冬季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1分)。(任选3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综合分析。
(1)甲地区位于新疆,特色农业为绿洲农业。乙地区位于西藏,特色农业为河谷农业。
(2)甲区域位于新疆为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分布与河流沿岸的绿洲地区,但如果过度发展种植业,会导致大量消耗水资源,会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则导致植被枯萎,荒漠化扩展。同时干旱地区可能出现不合理灌溉而导致土壤盐碱化。
(3)该农场的经营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故可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角度分析。
举一反三
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海港东南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资料一:
见图。
 
资料二: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500mm,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10%;面积大于的湖泊有5个,严冬也不结冰。
资料三: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
(1)限制材料一图示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图示河流主要补给来源为               。图示河流主要参与水循环三大循环中的         循环。
(2)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3)材料二所述沙山主要受             作用形成,材料三所发现化石出现在         岩中。
(4)图示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时               ,缓解此类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山东半岛沿海某地1950年(甲图)和2000年(乙图)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山东半岛濒临渤海和黄海,海岸线漫长,海洋资源丰富。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蓝色海洋经济将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2000年与1950年相比,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面积增加的有                         ,面积减少的是           。(4分)
(2)该地区由于土地利用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有哪些?(2分)
(3)简要分析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答出两点即可,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俄罗斯地理简图及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16分)
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跨11个时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1)在“俄罗斯地形剖面示意图”上,字母A、B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字母c、D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判断,俄罗斯地形的东西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河。
(2)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西部地区气候类型以___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东部地区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影响俄罗斯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资源不足,粮食作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3)俄罗斯东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的资源,除了水资源、森林资源外,还有多种能源资源,它们是____________等。最大的__________油田也位于该地区。
(4.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乙两图分别为英国和美国工业分布示意图,读图5—17—20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图中钢铁工业中心②的名称是                 ,在乙图⑤、⑥、⑦中钢铁工业中心是
    (填写数字代号)。它与②在工业布局类型中,同属          型。
⑵甲图中国家的石油工业基地④的名称是               ,它是随着         油田的开发而形成;乙图中国家最大的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学工业中心是       (填写数字代号)。
⑶乙图中国家著名的“硅谷”位于图中       (填写数字代号)城市附近;甲图中被称为英国的“硅谷”集中在              (填写地名)中部的一些城市。
⑷甲图中的国家是世界农产品主要进口国之一,该国属典型的          气候,此种气候类型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但对          生长有利,该国近年来接连发生了      病、口蹄疫等,影响了农牧业生产;乙图中的城市⑦以北地带由于生长期较短,在农业专业化区中
属于                                     带。
⑸乙图中的国家首都的数字代号是       ,它与甲图中国家的首都的城市职能主要区别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太原和天津两城市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

(1)简要分析两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上的共同之处。(3分)
(2)读下表,分析:
表 天津与太原空气质量周报(2006年6月×周) 注:TSP为总悬浮颗粒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太原
218
TSP
IV
天津
92
TSP
II
 
①.两城市的首要污染物都是STP,其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1分)
②.太原市本周污染指数是天津市的2.5倍,从地形特点分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3)两城市在经济发展上有何互补性?(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