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地区简图(图1),图1为图2中甲山脉冰川朝向玫瑰图。材料二:蒙古包是蒙古等马背上的民族传统的住房。游牧民族为适

(24分)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地区简图(图1),图1为图2中甲山脉冰川朝向玫瑰图。材料二:蒙古包是蒙古等马背上的民族传统的住房。游牧民族为适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4分)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简图(图1),图1为图2中甲山脉冰川朝向玫瑰图。
材料二:蒙古包是蒙古等马背上的民族传统的住房。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
材料三:图1中的丙地区有一古城市遗迹,关于此城,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出塞曲》中有如下描述:“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碧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1)据材料一可知:甲山脉北侧城市数量较多,而南侧城市数量较少。结合所学知识,对此予以合理解释。(8分)
(2)蒙古包选址原则是:春洼、夏岗、秋平、冬阳。请从地理角度分析原因。(10分)
(3)说出材料三中诗人王之涣《出塞曲》中描述的现象会引起哪些环境问题?(6分)
答案

(1)(8分)北侧相比南侧海拔低,气温高,气候较为温暖;(2分);该地区气候干旱,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2分)北侧较南侧冰川数量多、面积大(2分),冰川融水多,水源较为充足。(2分)
(2)(10分)春季多风沙,降水少,可避风;洼地可能有地表水,水草较丰。(2分)夏季雨水较多,高地不易积水(2分),且夏热,高地凉爽,透风(2分)秋季水热条件较好,平地上利于蒙古包搭建,且平地水草丰富(2分);冬季选择阳坡,温暖,避风(2分)
(3)(6分)草场资源破坏;(2分)荒漠化;(2分)生物多样性破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甲山脉为祁连山脉,是青海与甘肃的分界线,北侧为河西走廊,相比南侧青藏高原海拔低,气温高,气候较为温暖,适合人类 ;该地区气候干旱,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从冰川朝向玫瑰图看出,北侧较南侧冰川数量多、面积大,冰川融水多,水源较为充足,有利于工农业生产
(2)西北地区春季多风沙,降水少,选择洼地可避风;可能有地表水,水草较丰。夏季雨水较多,高地不易积水,且夏季炎热,高地不仅凉爽,而且透风 ;秋天秋高气爽,降水少,且天气逐渐转凉,平地是最佳选择,且平地有丰美的水草;冬天寒冷,选择阳坡,温暖,避风。
(3) “白草连天野火烧”会引起草场资源破坏,地表裸露,土壤沙化,荒漠化,进而使 生物多样性破坏。
举一反三
下图为塔里木河上游的三条源流(即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三大支流)的径流量和耗水量年变化图。据此可判断塔里木河上游:
A.径流量变化与全球变暖有关B.三源流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C.沿岸用水量呈现减少趋势D.三源流汇入干流的水量呈增加趋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中国某省区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省的简称是(     )
A.秦B.晋C.冀D.鄂
小题2:该省东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
A.东北——西南B.西北——东南
C.东北——西北D.东南——西南
小题3:图中河流含沙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烟台比济南
A.春季升温慢,秋季降温慢 B.大风日数少,年降水量多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D.日出早,白昼时间长
小题2:关于图中区域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河流流速慢,内河航运发达
B.东营市发展化学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
C.济南和日照相比,寒潮出现频次较低的是日照
D.春末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伏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8月,我国东北地区洪水严重,但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罕见持续酷热干旱,造成这些现象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下垫面状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省三沙市,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下图为南沙群岛部分珊瑚岛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地区淡水资源短缺。若要解决此问题,目前最不可取的措施是
A.冰川融水B.收集雨水C.轮船运送D.海水淡化
小题2:风向对珊瑚的生长有着明显的影响。上风向有丰富的饵料和氧气,所以珊瑚生长较快且密集。若仅从风向角度分析,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西北B.东北—西南C.东西D.南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