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气候资料表。读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城市夏秋降水量(mm)冬春降水量(mm)7月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①153.21

下表为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气候资料表。读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城市夏秋降水量(mm)冬春降水量(mm)7月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①153.2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表为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气候资料表。读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夏秋降水量(mm)
冬春降水量(mm)
7月平均气温(℃)
1月平均气温(℃)

153.2
124.4
25.7
-15.2

351.5
66.0
21.9
-13.5

165.6
37.1
23.6
-9.0

435.0
9.8
14.9
-2.3
南宁
868.8
431.8
28.3
12.8
小题1:代表银川的序号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城市①冬春季节降水较多的原因是受(  )
A.副高控制B.蒙古高压控制
C.热带气旋影响D.西风气流影响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我国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分别是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拉萨河南宁。其中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低,所以表示拉萨的是④,乌鲁木齐纬度最高,离冬季风源地最近,冬季气温最低,而且冬季西风带来较多降水,所以①表示乌鲁木齐,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高原之上,易受冬季风的影响,银川西侧有贺兰山阻挡寒冷的冬季风,而且呼和浩特纬度较银川高,海拔也较银川高,故呼和浩特冬季气温低于银川,所以表示银川的是③,故答案选C。
小题2:①表示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侧,冬季西风带来的湿润气流,在天山的抬升作用下,容易降下地形雨,故答案选D。
举一反三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描述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2)试分析阴影所示地区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4分)
(3)新华社报道,A城市决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计划在市郊建立一个面积大约是西湖5倍的人工湖。试从地理角度评价其合理性。(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方向的叙述,不合适的是(   )
A.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B.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C.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
D.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小题2:关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部分省区工农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加快海南的热带经济作物基地建设
B.宁夏农业可大力发展枸杞、番茄等“红色产业”
C.广西、甘肃是该地区水电输出最丰富的地区
D.陕西和山西是我国苹果、柑橘的优势产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   )
A.林海雪原B.大漠孤烟C.椰风海韵D.奇山秀水
小题2: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
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沿河分布明显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城市南多北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目前,我国政府启动了能源作物培育计划,能源作物主要有:玉米、甘蔗、高粱、油菜、大豆、棉花等。下图是我国部分能源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能源作物依次为(  )
A.大豆、油菜、棉花、甘蔗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D.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小题2:有关开发与种植能源作物带来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B.促进能源可再生和综合利用
C.可能引发对森林的乱砍滥伐D.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7次旅客列车行至珍珠泉至红山渠间(见下图),因大风造成11节车厢脱轨,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 此次事故发生地点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被称为“三十里风区”,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主要原因是(  )
①临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 ②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 
③盆地地形,受热升温快,对流显著 ④平原地形,植被稀少,摩擦力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减轻此类灾害的是(  )
A.对大风危害最严重地段的路堤修建挡风墙
B.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
C.采取固沙措施,尽量恢复和保护自然植被
D.准确预报、加强防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