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右图),回答题。小题1: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 B.6~8月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右图),回答题。
小题1: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 | B.6~8月 | C.6~7月 | D.5~8月 | 小题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北皆涝 | D.南涝北旱 |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我国的降水基本是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与来自亚洲高压的冷干气流交遇形成的锋面雨,受二者实力强弱的影响,推动着锋面雨带南北移动,移动的一般规律是,每年的4――5月在华南一带,6月中下旬――7月初向北跳跃到长江中下游一带,7中下旬――8月向北推进到东北、华北一带,9月南撤到西南地区到华南一带,10月锋面雨带离开大陆。故由此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应该是6~7月,故选C。 小题2:锋面雨带推移的速度往往取决于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与北方的冷空气的实力对比及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如果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至华北一带,说明当年的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实力较弱,北方的冷空气的实力较强,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将可能出现南涝北旱。故选D。 点评:本组题一定要求考生熟悉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的成因及其规律、影响因素与对应的气象灾害,试题属于一般性的中档难度题目。 |
举一反三
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平均气温有何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地理原因是什么? (2)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全国的粮食生产地位下降,主要原因有哪些? |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左下图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 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km2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 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下为重庆市略图
(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原因是 。(2分) (2)简述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________ 城市规模与数量的关系是 (4分)。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点,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重庆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简要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5分)。 (5)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和三峡枢纽有什么影响: (5分)。 |
下面是我国几种民居示意图的邮票,请回答题. ① ② ③ ④ 小题1:反映江南水乡民居的邮票是小题2:为抵御湿热和毒蛇猛兽而建造的民居是小题3:民居④的建设主要是A.便于拆迁移动 | B.防御狂风暴雨 | C.防范土匪侵袭 | D.就地取材便利 |
|
每年五月下旬,山东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南下到江苏参加麦收,然后返回家乡麦收。导致两省麦收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江苏降水量少于山东 | B.江苏纬度较低,气温回升的早 | C.江苏小麦品种好于山东 | D.山东农村富余劳力比江苏多 |
|
图为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回答题。
小题1:图中②地形区为A.华北平原 | B.四川盆地 | C.渭河平原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小题2: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 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D.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 小题3: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 B.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 C.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 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 小题4: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 B.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 D.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