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问题。小题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问题。小题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问题。

小题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小题2:城市P是在新的原料基地出现的新工业中心, 该原料是
A.非金属                B.有色金属          C.棉花              D.石油
B.小题3: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
A.小麦B.水稻C.棉花D.青稞
小题4: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灌溉条件较差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D.土壤盐碱化严重

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C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产业活动。
小题1:图示甲位于河西走廊为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故选C项。
小题1:结合P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地邻近甘肃金昌的镍矿。
小题1:图示甲表示河西走廊、乙表示宁夏平原,丙位于青藏高原,共同的农作物为小麦。
小题1:丙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故气候寒冷,不利于农业生产。
举一反三
我国某河流源于山麓地带,其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回答问题。
小题1:该河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①下渗 ②蒸发 ③降水减少 ④灌溉等引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2: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
A.雨水B.冰雪融水C.地下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
小题3:该河流可能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图”,(如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耕地分布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东多西少B.南多北少
C.西多东少D.北多南少
小题2:专家警示,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必须保持20亿亩的耕地底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适宜的是
A.大面积围垦沿海湿地
B.提倡农村住房公寓化
C.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D.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建设用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是小麦
B.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C.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D.以南的典型植被是热带季雨林
小题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不同B.海陆位置不同 C.地形差异D.山地阻挡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表示我国某区域地理事物的变化。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这里不可能接近
A.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B.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小题2:明长城比秦长城的位置偏南,原因可能是
A.河流迁徙 B.寒潮影响 C.生产方式变化 D.环境意识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为我国某省的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省自东向西排列地形的依次应该是
A.山地、丘陵、平原、湿地
B.湿地、山地、丘陵、平原
C.山地、平原、丘陵、湿地
D.湿地、平原、丘陵、山地
小题2:该省山区的主要天然植被是
A.亚寒带针叶林和草甸草原B.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