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示意我国“T”字型点轴开发模式,“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读图完成17~18题。小题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该图示意我国“T”字型点轴开发模式,“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读图完成17~18题。
小题1:关于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轴”相交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有A.是华北平原上铁路枢纽 | B.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 C.位于大河干、支流交汇处 | D.有色冶金工业发达的传统工业中心 | 小题2:沿“西北轴”自然环境的特征是A.气温日较差向内陆逐渐增大 | B.降水量向内陆逐渐增大 | C.自然带符合纬度地带性规律 | D.地跨黄河、长江、塔里木河流域 |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阅读能力。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轴”相交处城市为武汉。武汉位于汉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西北轴主要为陇海-兰新线,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所以降水量逐渐较少,气温日较差逐渐增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
举一反三
读图山脉相对位置图, 回答问题: (5分)
(1)图A、图C、图D中山脉名称分别是:①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2)图B中地形区为: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6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确定三江源、黄土高原、塔里木河流域、海南岛热带雨林等地区主体功能定位。据此回答第38—40题。 小题1:中国资源与环境的特点是 ( )A.矿产资源丰富,集中于西北部 | B.水资源总量较多,南方多于北方 | C.地势西高东低,南北差异不大 | D.耕地分布不均,东部低于中西部 | 小题2: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表现为 ( )A.西南地区荒漠化进程较快 | B.长江以南地区酸雨污染严重 | C.地下水开采农村超过城市 | D.水土流失程度南方大于北方 | 小题3:三江源、黄土高原、塔里木河流域、海南岛热带雨林地区的生态保护的主要方向依次为( )A.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 | B.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 C.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 | D.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 |
|
该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剖面图(沿东经87°5′)。据此回答12—13题。
小题1:有关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坡雪线高度高于b坡 | B.c坡水能资源丰富 | C.乙地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 D.太阳辐射能沿b到d的方向递减 | 小题2:有关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为湿润性盆地,是种植水稻油菜、柑橘的理想地区 | B.丙地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气象灾害以旱涝为主 | C.自北向南,畜牧业生产方式由农耕区畜牧业向牧区畜牧业转变 | D.乙盆地内城镇、交通线沿盆地内缘呈环带状分布 |
|
该图为我国四大区域(如图中数字)示意图,完成5~7题。
小题1:划分四大区域的主要依据是A.气候和地形 | B.土壤和气候 | C.植被和土壤 | D.河流和植被 | 小题2: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A.秦岭-淮河 | B.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 C.大兴安岭-阴山 | D.祁连山-横断山脉 | 小题3: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③与④)的主要原因是A.水分条件的变化 | B.热量条件的变化 | C.人口密度的变化 | D.地势高低变化 |
|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示意图,回答6~8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小题3:甲、乙两区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区域,制约两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